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87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电机内壳、磁钢片、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组成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和定子以及电机轴组成电机;第一恒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行星架和行星轴组成行星一级减速结构;行星轴、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恒星齿轮组成行星二级减速结构;保持架、第一弹簧、滚动体、推杆、弹簧卡圈、第二弹簧、滚柱和行星架组成可控双向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可控双向离合器可以使轮毂得到不同的转速,一方面有效提高了电动车的续行能力和爬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齿轮打坏,确保了换挡的平稳性,使换挡时整车不会发生发抖,大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电动车上的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电动车电机,是靠电子控制器来达到无级变速,它的转速可以从零到额定值,和发动机油门变速相比较,电机的变速更平稳。但采用电子控制器进行变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足在爬坡和加载的时候,电机工作时通过电流的不断增加来增加转矩, 以此来改变爬坡能力。因此,转矩大电流就大,电机的输出转矩小,耗电量大,续行能力大大地缩短。有的厂家将行星齿轮机构与电动车的轮毂电机集成在一起,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但是在变速的时候,需要将齿轮进行轴向移动,以改变啮合对象才能实现。当速度较快或者在爬坡、加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齿轮打坏,并且换挡的平稳性较差,换挡时整车易发抖,会影响驾乘的舒适性。同时,现有的轮毂电机变挡机构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换挡平稳,能有效提高续行能力和爬坡能力的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双离合器行星变挡机构,包括轮毂(2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5)通过轴承支承于电机轴(5)上,在电机轴(5)上套装电机外壳(8),该电机外壳(8)与轮毂(25)相对接固定;在所述电机外壳(8)内设置电机内壳(1),该电机内壳(1)的内壁上装有磁钢片(7),并在电机内壳(1)内设置定子(6),定子(6)固套于电机轴(5)上;所述电机内壳(1)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内端盖(2)和第二内端盖(3)封口,这两个内端盖(2、3)均通过轴承支承在电机轴(5)上,在所述第一内端盖(2)的旁边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行星齿轮(9),所有的第一行星齿轮(9)均与第一恒星齿轮(13)相啮合,该第一恒星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跃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阿克拉斯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