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在轴向上发生异位的问题。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两端的阻挡件,所述链轮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所述阻挡件分别位于链轮齿的两侧。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于链轮齿的两侧设置阻挡件;当曲轴在轴向上发生窜动的时候,链轮本体也在轴向上发生窜动,阻挡件对正时链条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可以带动正时链条也在轴向上发生相应的窜动;因此可以更好的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防止正时链条发生磨损的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条件的都市化,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依赖汽车,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且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是通过正时系统来完成曲轴和凸轮轴之间的连接来驱动的。在现代发动机的使用中,正时系统越来越多的采用链条传动系统,其高可靠性,精准性可以满足现代发动机对配气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链轮本体上设有周向延伸且与正时 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曲轴的轴向窜动造成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不共面,使得链轮齿与正时链条啮合度不是很好,进而产生链条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所述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可以有效的防止正时链条与正时链轮的链轮本体在轴向上发生异位。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两端的阻挡件,所述链轮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所述阻挡件分别位于链轮齿的两侧。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于链轮齿的两侧设置阻挡件;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曲轴在轴向上发生微小的窜动,由于链轮本体与曲轴是紧配连接的,因此链轮本体也随着曲轴在轴向上发生微小的窜动;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设置阻挡件,因此可以对正时链条在轴向上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可以带动正时链条在轴向上也相应的发生窜动;从而可以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中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防止正时链条发生磨损的现象。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阻挡件呈环状,所述阻挡件套设于链轮本体上且与链轮本体过盈配合连接。设置阻挡件呈环状,因此可以从各个方向对正时链条起到一个限制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阻挡件的外径由其近链轮齿端至远链轮齿端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阻挡件与链轮本体的连接更加的方便也更加的稳固,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正时链条在周向上的位移。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阻挡件呈喇叭状。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链轮本体的内壁上凹设有贯穿链轮本体至少一端面的凹槽。通过设置凹槽与曲轴相配合,可以使得链轮本体与曲轴的配合更加的稳固。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链轮齿沿着周向等间距排列。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中,所述阻挡件为两个且将链轮齿夹设于其之间。所述两阻挡件轴向上的距离略大于链条轴向上的厚度;如此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正时链条在轴向上与链轮本体发生异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于链轮齿的两侧设置阻挡件;当曲轴在轴向上发生窜动的时候,链轮本体也在轴向上发生窜动,阻挡件对正时链条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可以带动正时链条也在轴向上发生相应的窜动;因此可以更好的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防止正时链条发生磨损的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的链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链轮本体;11、链轮齿;12、凹槽;20、阻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I及图2,本技术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10、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10两端的阻挡件20。请继续参阅图I及图2,所述链轮本体1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11 ;所述链轮齿11沿着周向等间距排列。所述阻挡件20分别位于链轮齿1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20为两个,所述两阻挡件20轴向上的距离略大于链条轴向上的厚度。所述阻挡件20呈环状且套设于链轮本体10上。所述阻挡件20与链轮本体10过盈配合连接。所述阻挡件20的外径由其近链轮齿11端至远链轮齿11端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件20呈喇叭状。所述链轮本体10的内壁上凹设有贯穿链轮本体10至少一端面且与曲轴相匹配的凹槽12。通过设置凹槽12与曲轴相配合,可以使得链轮本体10与曲轴的配合更加的稳固。请继续参阅图I及图2,将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10上的链轮齿11想啮合,所述阻挡件20位于链轮齿11的两侧且将链轮齿11夹设于其之间。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曲轴在轴向上发生微小的窜动,由于链轮本体10与曲轴是紧配连接的,因此链轮本体10也随着曲轴在轴向上发生微小的窜动;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设置阻挡件20,因此可以对正时链条在轴向上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可以带动正时链条在轴向上也相应的发生窜动;且阻挡件20呈环状,因此可以从各个方向对正时链条起到一个限制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10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防止正时链条发生磨损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通过于链轮齿11的两侧设置阻挡件20 ;当曲轴在轴向上发生窜动的时候,链轮本体10也在轴向上发生窜动,阻挡件20对正时链条有一个限位的作用,可以带动正时链条也在轴向上发生相应的窜动;因此可以更好的使得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10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防止正时链条发生磨损的现象。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 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10)、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10)两端的阻挡件(20),所述链轮本体(1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11);所述阻挡件(20)分别位于链轮齿(1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0)呈环状,所述阻挡件(20)套设于链轮本体(10)上且与链轮本体(10)过盈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0)的外径由其近链轮齿(11)端至远链轮齿(11)端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0)呈喇叭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本 体(10)的内壁上凹设有贯穿链轮本体(10)至少一端面且与曲轴相配合的凹槽(12)。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齿(11)沿着周向等间距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20 )为两个且将链轮齿(11)夹设于其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条与链轮本体在轴向上发生异位的问题。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两端的阻挡件,所述链轮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所述阻挡件分别位于链轮齿的两侧。本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发动机正时链轮包括呈圆筒状且套设于曲轴上的链轮本体(10)、及至少两设于链轮本体(10)两端的阻挡件(20),所述链轮本体(1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正时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齿(11);所述阻挡件(20)分别位于链轮齿(11)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书财,由毅,沈源,刘胜利,杨明生,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