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623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包括支柱体、悬挂体和用于固定接触线的定位架,所述悬挂体横向悬挂于所述支柱体的上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悬挂体的下方;所述悬挂体为如意造型,包括设置有发光部的端头和用于与所述支柱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所述悬挂体的端头朝下,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端头下端面。具体的,还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一端设置在支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悬挂体上;所述定位架为倒T型定位架;所述悬挂体为钢筋笼镂空结构;所述支柱体为工字钢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采用了美观实用的带发光部的如意造型悬挂体,大大减少接触网沿线的照明立柱的设置,同时增强了接触网支架作为城市家具的趣味性和标志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立柱和接触网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技术背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发展战略,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对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有轨电车通过接触网供电,采用电力驱动,符合“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轨电车的接触网支架是有轨电车安全运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了功能上的不可或缺,由于有轨电车触网支架需沿有轨电车线路全线排列(约30-40m需设置一个),对沿线城市的景观将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有轨电车的沿线往往还需要单独配套设置路灯,这无疑也将对沿线城市景观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分别设置有轨电车支架和路灯灯柱也加大了有轨电车的建设成本。目前,国内的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方兴未艾,现有的接触网支架功能单一,且无法体现支架在城市中的特点和视觉造型需求。另外,根据有轨电车接触网的需要,部分接触网支架(一般约占1/30)上还需要接入馈电线、监控数据线等,数据线的接入会有大量电缆,还需要另外设置支撑,造成沿线接触网支架的不一致性,不利于批量加工生产同时也对城市景观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兼做路灯照明即实用又美观的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包括支柱体、悬挂体和用于固定接触线的定位架,所述悬挂体横向悬挂于所述支柱体的上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悬挂体的下方;所述悬挂体为如意造型,包括设置有发光部的端头和用于与所述支柱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所述悬挂体的端头朝下,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端头下端面。较佳的,还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一端设置在支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悬挂体上。较佳的,所述定位架为倒T型定位架。较佳的,所述悬挂体为钢筋笼镂空结构。较佳的,所述支柱体为工字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术巧妙的采用了美观实用的如意造型(即类似于“…”型)悬挂体,将朝下的弯曲端头设置为发光部,实现本技术除做接触网支架还具备了路灯照明功能,大大减少接触网沿线的照明立柱的设置。此外,支柱体和悬挂体形成虚实对比、曲直对比、抽象与具象对比,增强了接触网支架作为城市家具的趣味性和标志性,充分考虑了有轨电车在城市中行进时,行人视点和有轨电车中乘客的视点问题。2、考虑功能需要和进一步提高接触网支架的稳定性,在接触网重要受力点处采用拉索,来加强悬挂体与支柱体的连接。3、将定位架设置为倒T型定位架,有利于双向有轨电车接触线的同时设置和固定,在倒T型定位架的下端横 杆两端部分分别设置一根接触线,实现本技术在同侧实现双向通车。4、将悬挂体设置为钢筋笼镂空结构,是十分实用美观的改进。一方面减轻了悬挂体的重量和成本,同时增加了视觉的穿透力,使得悬挂体的体量感被大大削弱,显得非常轻盈,从而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小;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架空触网馈电线、监控数据线、照明电源线等多股线缆的接入,既无需另设置支架,也保证了所有接触网支架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对城市景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主要包括支柱体I、悬挂体2和用于固定接触线4的定位架6。悬挂体2 (本领域中也称为“腕臂”)横向悬挂于支柱体I的上部,定位架6设置在悬挂体2的下方;悬挂体2包括设置有发光部5的端头和用于与支柱体I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悬挂体2为如图所示的如意造型即如同“…”造型,往上弯曲的尾端横挂于支柱体I上部,往下弯曲的端头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作路面照明的发光部5,发光部5可采用高发光度的led灯管等类型灯管。本实施例巧妙的采用了美观实用的如意造型(即类似于“…”型)悬挂体,将朝下的弯曲端头设置为发光部,实现除做接触网支架还具备了路灯照明功能,大大减少接触网沿线的照明立柱的设置。此外,支柱体和悬挂体形成虚实对比、曲直对比、抽象与具象对比,增强了接触网支架作为城市家具的趣味性和标志性,充分考虑了有轨电车在城市中行进时,行人视点和有轨电车中乘客的视点问题。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在接触网重要受力点处采用拉索,来加强悬挂体与支柱体的连接。示例性的,本实施例采用三根拉索3,拉索3 —端设置在支柱体I上,另一端设置在悬挂体2上。如图所示,为有利于双向有轨电车接触线的同时设置和固定,采用的定位架6为倒T型定位架,在倒T型定位架的下端横杆两端部分分别设置一根接触线4,即可实现在悬挂体同侧下实现双向通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定位架来实现接触线的支撑定位。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支柱体I采用工字钢构成,悬挂体2为钢筋笼镂空结构。采用钢筋笼镂空结构的悬挂体,使得架空触网馈电线、监控数据线、发光部电源线等多股线缆在接入时,可直接穿入或穿过悬挂体设置,而无需另设置支架,保证了所有接触网支架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对城市景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减轻了悬挂体的重量和成本,增加了视觉的穿透力,使得悬挂体的体量感被大大削弱,显得非常轻盈,从而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更小。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柱体和悬挂体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和材料来构造。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包括支柱体、悬挂体和用于固定接触线的定位架,所述悬挂体横向悬挂于所述支柱体的上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悬挂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体为如意造型,包括设置有发光部的端头和用于与所述支柱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所述悬挂体的端头朝下,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端头下端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悬挂体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为倒T型定位架。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体为钢筋笼镂空结构。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体为工字钢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包括支柱体、悬挂体和用于固定接触线的定位架,所述悬挂体横向悬挂于所述支柱体的上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悬挂体的下方;所述悬挂体为如意造型,包括设置有发光部的端头和用于与所述支柱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所述悬挂体的端头朝下,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端头下端面。具体的,还包括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一端设置在支柱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悬挂体上;所述定位架为倒T型定位架;所述悬挂体为钢筋笼镂空结构;所述支柱体为工字钢构成。本技术巧妙的采用了美观实用的带发光部的如意造型悬挂体,大大减少接触网沿线的照明立柱的设置,同时增强了接触网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网支架,包括支柱体、悬挂体和用于固定接触线的定位架,所述悬挂体横向悬挂于所述支柱体的上部,所述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悬挂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体为如意造型,包括设置有发光部的端头和用于与所述支柱体上部固定连接的尾端,所述悬挂体的端头朝下,所述发光部设置在所述端头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陈水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