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文专利>正文

一种7-六氢吡咯并[1,2-a]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及其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905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0
如下的式(I)结构式是一种7-六氢吡咯并[1,2-a]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全新的结构式,这对幽门螺杆菌有抗菌抑制活性。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还包括其外消旋体、非对映混合体或者对映体纯、非对映体纯化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水合物和/或盐:式(I)化合物具有高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或者预防哺乳动物的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a]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及其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7-六氢吡咯并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及其盐,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澳大利亚的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 二人在1983年发现。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 5 4. Oym,宽O. 5 1.0 μ 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 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简称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0/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Oncogene)。按照各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国家的人群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概率是30%到70%,而且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上世纪70年代专利技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随后专利技术质子泵抑制剂都是用来抑制胃酸产生,但是临床结果证明这些抗胃酸的药物并不能杀灭幽门螺杆菌,更加不能阻止幽门螺杆菌的复发。因此目前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建议方案是首先杀灭幽门螺杆菌(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2007年江西庐由召开的“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用药方案是甲硝唑或者克拉霉素或者阿莫西林为主的三/四联组方。然而随着用药次数增加,出现了大量的耐药幽门螺杆菌的病例,按照不完全的调查统计,甲硝唑为主的用药组方在我国的耐药比例已经超过70%,克拉霉素为主用药组方的耐药概率也升到20%以上。因此对于耐药之后的幽门螺杆菌需要新的替代药物治疗。具有抗菌活性的喹诺酮类衍生物如CN1245428A、JP8048629等都描述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本专利技术发现7-六氢吡咯并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具有非常优异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如下结构式⑴的化合物,或者其药用盐权利要求1.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或者其药用盐2.按照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或者其药用盐用于哺乳动物的幽门螺杆菌治疗。3.按照权利要求2的用途,其中哺乳动物为人。4.一种含有按照权利要求I的化合物以及合适的药物辅料组成的药物制剂。5.混旋7-(六氢吡咯并吡嗪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可以用来治疗人的幽门螺杆菌。全文摘要如下的式(I)结构式是,2-a]吡嗪基喹诺酮羧酸衍生物的全新的结构式,这对幽门螺杆菌有抗菌抑制活性。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还包括其外消旋体、非对映混合体或者对映体纯、非对映体纯化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水合物和/或盐式(I)化合物具有高活性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或者预防哺乳动物的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感染。文档编号C07D487/04GK102964350SQ20121035567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文 申请人:杨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或者其药用盐:R1代表任选被卤元素单或者二取代的具有1~4个C原子烷基、或者任选1或2个氟原子取代苯基,或者任选0或者1或者2个氟原子取代的环丙基R2代表氢原子,任选被羟基、甲氧基、氨基、甲氨基或二甲氨基取代的1~4个C原子的烷基。A代表N原子或者C?R4,其中R4代表氢、卤素、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氰基,或者与R1形成?*O?CH2?CH?CH3或?*O?CH2?N?CH3桥环,其中用上坐标*标示的O原子与A上的C原子相连。R3代表氢、氨基、卤素或者甲基。还包括其外消旋体、非对映混合体或者对映体纯、非对映体纯化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水合物和/或盐,如酸加成的盐,羧酸的碱金属、土碱金属,银或者胍盐。除专利CN201110323981:X包含混旋7?(六氢吡咯并[1,2?a]吡嗪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外。FSA000007812765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