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柳专利>正文

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6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57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托板和装置在托板上的两个千斤顶,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通过两侧挂耳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内扣板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托板设置在环形外扣板上端。使用时,将两个内扣板包裹在桥墩上端,两个外扣板两侧的挂耳通过螺栓组拉紧固定在一起,将整个架体锁定在桥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就位准确、支撑牢固、实用性好、工作量小、工期短、节省人工和材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技术背景目前,公路桥梁顶升的一般方法是在需要顶升的桥梁下搭设顶升支架。用这种方法做较麻烦,工作量大,工期长,浪费人工和材料,因此寻求一种简易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解决公路桥梁顶升需要在桥梁下搭设顶升支架较麻烦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托板和装置在托板上的两个千斤顶,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通过两侧挂耳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内扣板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托板设置在环形外扣板上端。使用时,将两个内扣板包裹在桥墩上端,两个外扣板罩在内扣板外面,两个外扣板两侧的挂耳通过螺栓组拉紧固定在一起,将整个架体锁定在桥墩上。本技术施工方便、就位准确、支撑牢固、实用性好、工作量小、工期短、节省人工和材料。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图2,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4通过两侧挂耳3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4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5,内扣板5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4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5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目的是增加摩擦力,也可以表面拉毛或滚花,在环形外扣板4上端设置托板2,在托板2上装置两个千斤顶I。权利要求1.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托板和装置在托板上的两个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4)通过两侧挂耳(3)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4)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5),内扣板(5)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4)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5)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托板(2)设置在环形 外扣板(4)上端。专利摘要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托板和装置在托板上的两个千斤顶,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通过两侧挂耳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内扣板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托板设置在环形外扣板上端。使用时,将两个内扣板包裹在桥墩上端,两个外扣板两侧的挂耳通过螺栓组拉紧固定在一起,将整个架体锁定在桥墩上。本技术施工方便、就位准确、支撑牢固、实用性好、工作量小、工期短、节省人工和材料。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766984SQ2012205136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杨柳, 王艳华 申请人:杨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托板和装置在托板上的两个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有两个半圆形的外扣板(4)通过两侧挂耳(3)连接成一个环形体,在外扣板(4)锥形内孔中放置两块半圆形内扣板(5),内扣板(5)的外周面为与外扣板(4)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内扣板(5)内侧是布有若干凸点的圆弧面,托板(2)设置在环形外扣板(4)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王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