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6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包括天车主梁、左纵移轮箱、柔性连接座、刚性连接座、右纵移轮箱和导向机构,天车主梁的左边设置有柔性连接座,柔性连接座连接有左纵移轮箱,天车主梁的右边设置有刚性连接座、刚性连接座连接有右纵移轮箱,柔性连接座和刚性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起重纵移桁车机构,适用于公路箱梁或T梁桥的各种工况架设,存在爬坡适应性好、斜交架设便捷、作业灵活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架桥机核心机构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公路架桥机用简支承载刚柔结合的斜交角度自调节的起重纵移桁车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与日俱增,我国各地公路建设特别是城际、环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井喷发展,基于公路架桥机架设桥梁预制梁施工工艺以其效率高、安全性高、场地占用少、作业灵活等优点,已成为行业施工的主要方式,传统公路架桥机多采用桁架双列主梁结构,上部走行起重天车,起重天车采用纵移桁车和横移小车组成,纵移桁车采用两端固定式轮箱连接,但是存在以下缺点I、纵移桁车走行平顺性不好,易偏载、车轮腾空、驱动不足,对主梁轨道平整度要求高;2、斜交桥架设时需要多次移动小车或架桥机支腿,同时需要人工拆换连接,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3、弯桥架架设时不方便调节角度,给架设带来困难。以上缺点的存在给架桥机的架设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工作效率低,显然不适应桥梁架设的需求,而起重天车在架桥机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一个良好的斜交角度自调节的起重纵移桁车机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公路架桥机用简支承载刚柔结合的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包括天车主梁、左纵移轮箱、柔性连接座、刚性连接座、右纵移轮箱和导向机构,所述天车主梁的左边设置有柔性连接座,所述柔性连接座连接有左纵移轮箱,所述天车主梁的右边设置有刚性连接座、所述刚性连接座连接有右纵移轮箱,所述柔性连接座和刚性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机构;所述天车主梁包括两个纵向的箱梁,所述两个纵向的箱梁通过两个横联连接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箱梁上安装有导轨和限位器,所述横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联系刚性连接座及柔性连接座的安装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连接座采用活动铰接耳座式结构,通过连接法兰板连接天车主梁的安装座和左、右纵移轮箱,用于爬坡架设时调节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法兰板设有用于角度自调的双排圆周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刚性连接座直接与右纵移轮箱焊接在一起,所述刚性连接座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板,与柔性连接座相似用于角度调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纵移轮箱通过两个摆线针轮减速机共同驱动,所述左纵移轮箱上设有纵向铰接孔,通过销轴与柔性连接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纵移轮箱采用两个摆线针轮减速机共同驱动,其与刚性连接座刚性焊接,无法旋转,实现刚性支撑和纵向行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为套筒结构,可在伸缩至固定位置时进行固定,在纵移轮箱旋转角度时起导向保护作用,完成斜交桥的架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机构,适用于公路箱梁或T梁桥的各种工况架设,具有爬坡适应性好、斜交架设便捷、作业灵活等特点,其具体优点和积极效果为I、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采用左右纵移轮箱一侧采用固定连接,一侧采用铰接,形成一刚一柔结构,能自适应轨道,增强走行的接触面积和驱动力,降低对主梁轨道平面度的要求。2、纵移行走采用变角度机构,通过走行轮箱的差速驱动实现旋转支座的调整,可以快速得到所需的角度,无需人工换梁,便于斜桥和弯桥的架设。 3、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其角度可以调整,便于在小弧度弯桥架设中进行微调,保证落梁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天车主梁的结构图; 图3是柔性铰接侧断面图;图4是正常架设状态图;图5是斜交桥架设时天车调整状态图。图中1、天车主梁;2、左纵移轮箱;3、柔性连接座;4、刚性连接座;5、右纵移轮箱;6、导向机构;7、箱梁;8、横联;9、导轨;10、限位器;11安装座;12连接法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示出一种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其包括天车主梁I、左纵移轮箱2、柔性连接座3、刚性连接座4、右纵移轮箱5和导向机构6,所述天车主梁I的左边设置有柔性连接座3,所述柔性连接座3连接有左纵移轮箱2,所述天车主梁I的右边设置有刚性连接座4、所述刚性连接座4连接有右纵移轮箱5,所述柔性连接座3和刚性连接座4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机构6 ;其走行于双列桁架主梁顶部轨道上,实现天车纵向移动和喂梁作业,所述天车主梁I包括两个纵向的箱梁7,所述两个纵向的箱梁7通过两个横联8连接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箱梁7上安装有导轨9和限位器10,用于顶部横移起重小车的走行和防护限位,所述横联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联系刚性连接座4及柔性连接座3的安装座11。参见图I和图3,所述柔性连接座3采用活动铰接耳座式结构,通过连接法兰板12连接天车主梁I的安装座11和左、右纵移轮箱2,5,用于爬坡架设时调节角度,其与天车主梁I连接座部位采用嵌套套管结构,可以绕其旋转,连接法兰板12设有双排圆周孔用于角度自调的连接。参见图1,所述刚性连接座4直接与右纵移轮箱5焊接在一起,所述刚性连接座4顶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板12,与柔性连接座3相似用于角度调节。参见图I和图3,所述左纵移轮箱2通过两个摆线针轮减速机共同驱动,所述左纵移轮箱2上设有纵向铰接孔,通过销轴与柔性连接座3相连以实现纵向柔性铰接;所述右纵移轮箱5也采用两个摆线针轮减速机共同驱动,其与刚性连接座4刚性焊接,其无法旋转,实现了刚性支撑和纵向行走。参见图1,所述导向机构6为套筒结构,可在伸缩至固定位置时进行固定,在纵移轮箱旋转角度时起导向保护作用,按照设计轨迹进行,完成斜交桥的架设。本技术所述的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的纵向走行过程如下参见图I和图3,当纵移桁车走行至轨道不平处时,右纵移轮箱5和刚性连接座4保持刚性连接,车轮两点接触轨道;左纵移轮箱2和柔性连接座3绕销轴转动,可以根据轨道的坡度情况自动调节角度,始终保持两轮接触轨道。这样整个工作状态就将四点支撑变成了三点支撑,根据三点确定平面的原理,使机构保持了良好的接触,这样就形成了一刚一柔的简支承载刚柔结合的结构,最大化地降低了对轨道加工质量的要求,提高了爬坡能力。本技术所述的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的斜交桥过程如下参见图4和图5,当架设前方是斜交桥时,拆除刚性连接座4、柔性连接座3和天车主梁I上安装座之间的螺栓,左纵移轮箱2和右纵移轮箱5差速走行,此时因天车主梁I为刚性结构,故实际为两轮箱绕安装座位置的嵌套结构旋转,在导向机构6的导向下,结合两列主梁的同步缩短间距,形成前后错位后重新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座,这样就将斜交角度要求通过左右走行轮箱的前后错位来实现了,从而达到斜交桥架设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机构,适用于公路箱梁或T梁桥的各种工况架设,存在爬坡适应性好、斜交架设便捷、作业灵活等特点,其具体优点和积极效果为I、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采用左右纵移轮箱一侧采用固定连接,一侧采用铰接,形成一刚一柔结构,能自适应轨道,增强走行的接触面积和驱动力,降低对主梁轨道平面度的要求。2、纵移行走采用变角度机构,通过走行轮箱的差速驱动实现旋转支座的调整,可以快速得到所需的角度,无需人工换梁,便于斜桥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交角度自调节起重天车的纵移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天车主梁(1)、左纵移轮箱(2)、柔性连接座(3)、刚性连接座(4)、右纵移轮箱(5)和导向机构(6),所述天车主梁(1)的左边设置有柔性连接座(3),所述柔性连接座(3)连接有左纵移轮箱(2),所述天车主梁(1)的右边设置有刚性连接座(4)、所述刚性连接座(4)连接有右纵移轮箱(5),所述柔性连接座(3)和刚性连接座(4)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导向机构(6);所述天车主梁(1)包括两个纵向的箱梁(7),所述两个纵向的箱梁(7)通过两个横联(8)连接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箱梁(7)上安装有导轨(9)和限位器(10),所述横联(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联系刚性连接座(4)及柔性连接座(3)的安装座(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冯艳秋张洪涛程红威张强徐阳张宪文郁成孟海滨冯志国刘峰刘艳臻倪宝彦张俊龙刘龙徐瑞华李朋亮郑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