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22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炼钢转炉,具体公开了一种转炉炉衬结构。该转炉炉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环型砌筑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熔池的四周为弧形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度范围为40°~80°,熔池和炉底的交接处为三角形区域,所述三角形区域为环型砌筑结构,熔池的弧形砌筑延伸至炉身下部,炉帽采用相同斜面炉帽砖堆砌而成的无错台炉帽内表面,斜面的角度为30°~60°之间,出钢口的外围设置有捣打料层,出钢口通过捣打料层形成一体化结构,炉帽采用隔热喷涂料作为隔热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炼钢使用寿命10000炉以上,使用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转炉,具体地来说为一种转炉炉衬结构
技术介绍
转炉冶炼由于受装料、出钢方式及熔炼环境的影响,炉衬不同部位蚀损方式和蚀损程度不同。转炉炉衬侵蚀最严重的部位炉底熔池、渣线区、耳轴、炉帽、出钢口及前大面等。首先,渣线区损坏的原因主要是炉衬受炉渣的化学侵蚀。其中转炉处于直立位置时的渣线与转炉倒渣、出钢时的渣线呈交叉位置处受炉渣化学侵蚀时间较长,损坏也最严重。耳轴此处衬砖挂渣较少,砖的脱碳反应激烈,取样、出钢及冶炼中期时,耳轴部位均受到炉渣侵蚀。而且距火点近,更加剧了耳轴衬砖的损毁。炉底和熔池承受高温钢水化学侵蚀,同时承受钢水的冲刷,受冶炼钢种及顶底复吹的影响较大。炉帽由于炉渣与高温炉气的冲·刷,以及温度的急冷、急热变化,溅渣护炉渣层的较少保护使得此处易成为薄弱环节,与冶炼工艺及炉型影响较大。出钢口 由于钢水的机械冲刷,并由于受侵蚀和温度的急剧变化,此处成为整个炉衬最薄弱的环节。前大面受废钢和铁水冲击,在转炉处于直立位置时,废钢冲击区又往往与渣线重合,炉龄后期炉衬整体较薄时,不及时补护就有漏炉的危险。炉衬结构目前转炉炉衬主要分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几个部位,炉底一般采用十字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炉衬结构,包括炉底、熔池、炉身、炉帽、出钢口以及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为环型砌筑结构,每层均采用楔形砖依次排列堆积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设范先锋李道忠宋嘉喜张希武苏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耐材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