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包括:柱状牵引拉杆、定位压头、压装机构,牵引拉杆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压装机构、定位压头套装在牵引拉杆上,压装机构定位于牵引拉杆的后部,定位压头位于压装机构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滑动连接,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对应,压装机构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本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系完全的自主设计,并按照国产化的研究方案,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主设计了关键接口,符合国内的使用要求,简单易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动车组检修很多关键
属空白,尤其在传动技术方面的技术能力很薄弱,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对动车装备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内的检修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国内不具备,关键工装依赖进口,成本高昂。目前联轴器压装装置采用进口,其结构复杂,造 价高,不利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结构合理,成本低,适合国产化。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牵引拉杆、定位压头、压装机构,所述牵引拉杆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所述压装机构、定位压头套装在牵引拉杆上,所述压装机构定位于牵引拉杆的后部,所述定位压头位于压装机构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对应,所述压装机构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I、所述牵引拉杆后端螺纹连接有止挡螺母,所述止挡螺母的前端设有套在牵引拉杆上的止挡圈。2、所述第一注油接口为高压接头。3、所述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之间设置有垫圈。4、所述第一供油装置为高压供油泵,所述第二供油装置为低压供油泵。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系完全的自主设计,并按照国产化的研究方案,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主设计了关键接口,符合国内的使用要求,简单易用。本专利技术压装工艺操作简单,压装效率高。向牵引拉杆通孔注入的高压油充满电机轴与联轴器装配面的间隙,使联轴器向外扩张,然后再通过压装机构压装联轴器,因此有效的保护了电机轴和联轴器的装配面。整个压装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压装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检修制造能力;满足了生产检修运用要求,保证了检修运用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组成包括柱状牵引拉杆I、定位压头2、压装机构3,牵引拉杆I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I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4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I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 5,压装机构3、定位压头2套装在牵 引拉杆I上,压装机构3定位于牵引拉杆I的后部,定位压头2位于压装机构3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I滑动连接,定位压头2前端与联轴器6对应,压装机构3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 7。牵引拉杆I后端螺纹连接有止挡螺母8,所述止挡螺母8的前端设有套在牵引拉杆I上的止挡圈9。第一注油接口 5为高压接头。第一供油装置为高压供油泵,所述第二供油装置为低压供油泵。图I中,10为放置在联轴器上的脱脂吸油棉,用于吸收压装过程中溢出的高压油。为了使压装的时候联轴器受力更均匀,如图I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定位压头2前端与联轴器6之间设置有垫圈。使用本技术装置压装联轴器工艺流程如下第一步、用高压风清理电机轴4中心孔;第二步、联轴器与电机轴装配面喷涂清洗剂(Loctite 7063),并按要求进行清洁;第三步、将电机平稳的吊放在工装平台上,将联轴器6套在电机轴4上,直至联轴器6与电机轴4贴合;第四步、在联轴器6上垫放脱脂吸油棉10 ;第五步、将本技术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的牵引拉杆I前端与电机轴4中孔螺纹连接,牵引拉杆I后端套上止挡圈9,并拧紧止挡螺母8,使压装机构3限位;第六步、将第一供油装置与第一注油接口 5连接,第二供油装置与第二注油接口 7连接;第七步、启动第一供油装置注油,直至联轴器6与电机轴4接触面两端均有油溢出;第八步、启动第二供油装置注油,压装机构3通过定位压头2压联轴器4直至电机轴6与压装机构3接触;第九步、停止注油,并保持第二供油装置压力5_15min ;第十步、卸去第二供油装置的压力,用干净的棉布将联轴器6上的渗油擦拭干净,取出垫放的吸油棉;第十一步、卸去第一供油装置的压力,并拆下本装置,对压装完毕的联轴器6做好防尘保护。使用本技术装置退卸联轴器工艺如下将本技术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的牵引拉杆I前端与电机轴4中孔螺纹连接,将第一供油装置与第一注油接口 5连接;启动第一供油装置注油,缓慢操作第一供油装置的注油压力达到2000Bar,直至联轴器自动退卸下来。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牵引拉杆、定位压头、压装机构,所述牵引拉杆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所述压装机构、定位压头套装在牵引拉杆上,所述压装机构定位于牵引拉杆的后部,所述定位压头位于压装机构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对应,所述压装机构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拉杆后端螺纹连接有止挡螺母,所述止挡螺母的前端设有套在牵引拉杆上的止挡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接口为高压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之间设置有垫圈。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装置为高压供油泵,所述第二供油装置为低压供油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包括柱状牵引拉杆、定位压头、压装机构,牵引拉杆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压装机构、定位压头套装在牵引拉杆上,压装机构定位于牵引拉杆的后部,定位压头位于压装机构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滑动连接,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对应,压装机构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本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系完全的自主设计,并按照国产化的研究方案,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自主设计了关键接口,符合国内的使用要求,简单易用。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2763419SQ2012203976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茂兵, 王兴元, 李东博, 刘镕江 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联轴器注油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牵引拉杆、定位压头、压装机构,所述牵引拉杆具有贯通的注油通道,牵引拉杆的前端具有与电机轴中心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牵引拉杆的后端具有用于与第一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一注油接口,所述压装机构、定位压头套装在牵引拉杆上,所述压装机构定位于牵引拉杆的后部,所述定位压头位于压装机构的前端,且与牵引拉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压头前端与联轴器对应,所述压装机构为注油压装机构,其具有用于与第二供油装置连接的第二注油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兵,王兴元,李东博,刘镕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