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60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56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两个推力液压缸;胀形内模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辅助压力装置,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铰链座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一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螺杆长度;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过渡面的支撑机构;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其中一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成型加工
,具体的为ー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汽车エ业也蓬勃发展。从汽车整车到部件的性能,都已经成为了目前エ业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桥壳作为汽车的重要 零件之一,桥壳不仅对汽车起着支撑作用,而且还是差速器、主減速器以及驱动车轮传动装置的外売。汽车桥壳质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桥壳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強度、刚度和疲劳寿命,而且还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轻,易于拆装和维护。汽车桥壳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优缺点如下铸造成型エ艺优点易鋳造成形形状复杂和壁厚不均的桥壳,刚度、強度较大;缺点控制成形流动困难,易产生裂纹、气孔,且重量大,后续加工复杂,焊接エ序易产生裂纹、变形;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的后桥壳生产。冲压-焊接成型エ艺优点エ艺性好,废品率较低,可靠性高,容易制造,加工余量小,质量轻,精度高,价格较低,产品改型方便,易实现生产自动化;缺点エ序繁多,仅适合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桥壳生产,且生产得到的桥壳强度较低,耗资大;另外还具有对焊接要求高,质量难以保证,易产生裂纹、变形、漏孔的缺陷,并且焊接区容易域疲劳断裂;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轻型车、农用车。扩张成形优点扩张成型エ艺是是冲压-焊接成型エ艺的派生,但其工作量減少,加工效率高,密封性好,得到的桥壳的刚度和強度高、重量轻;缺点纵向开缝处易产生横向裂纹,琵琶包处翻边宽度不均匀,侧面易起皱拉伤;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小轿车,轻、中型载重汽车。机械胀形优点工作量減少,加工效率高,得到的后桥重量轻,可生产尺寸较高、形状复杂的桥壳,且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后桥的综合力学性能高;缺点胀形カ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乘用车和轻中型载货汽车。液压胀形优点材料利用率高,エ序少,生产效率高,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且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缺点エ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投资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适用范围轿车、轻型和中型载重汽车。综上,桥壳的实际生产要求尽量降低成本,保证其机械性能,同时还要尽量缩短研发周期,这就需要新エ艺、新技术的研究来推动桥壳成形方法的快速发展。针对现有汽车桥壳成形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应用现状,现有的汽车驱动桥后桥壳的加工成型エ艺主要有主要问题和不足1、我国实际应用的桥壳成形方法大部分为铸造成型エ艺和冲压-焊接成型エ艺,其它成型方法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应用较少,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2、机械胀形的胀形カ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但坯料利用率、生产效率、综合力学性能高;3、液压胀形エ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但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有鉴于此,本技术g在探索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通过采用该胀形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具有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优点,得到的汽车驱动桥壳壁厚均匀、尺寸精度较高、重量较小、強度和刚度均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能够有效保证汽车驱动桥装配、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能够满足汽车驱动桥胀形的生产需求。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分别位于胀形内模两端并用于提供胀形推力的两个推力液压缸;所述胀形内模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辅助压カ装置,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上模块之间以及铰链座与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所述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ー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所述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位于两铰链座之间的螺杆长度;所述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的支撑机构;所述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两活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其中ー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进ー步,所述辅助压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至少ー个多级辅助液压缸,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包括辅助活塞杆和至少两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辅助液压缸缸体,所述辅助活塞杆套装在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上,位于最外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无杆腔,位于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活塞杆腔,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组成分级油腔,所述无杆腔、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均设有与液压源相连的油ロ。进ー步,所述自旋螺杆机构设置为两个,井分别位于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的两侧,且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推力液压缸活塞杆的轴线平行。进ー步,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以及辅助活塞杆与最内层液压缸缸体之间,位于外层的液压缸缸体的顶部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位于内层的液压缸缸体/辅助活塞杆的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内挡环配合的外挡环,所述内挡环与内层液压缸缸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挡环与外层液压缸缸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进ー步,设置在所述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的油ロ设置在所述内挡环上。进ー步,所述未设置快速拆卸连接结构的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中通的中心孔,且该推力液压缸的缸体上和与该推力液压缸相连的铰链座上均设有与中心孔同轴的通孔,所述中心孔和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油ロ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中空管。进一歩,所述胀形外模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杆和安装在支撑杆上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压在所述过渡面上。进ー步,所述支撑头与桥壳エ件的接触面为与所述过渡面配合的曲面;所述支撑头设置为4个,井分别位于所述桥壳琵琶包的两端过渡面的上下两侧。进ー步,所述胀形外模包括上外模和下外模,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上分別设有与所述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支撑机构即为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分别与桥壳琵琶包过渡面对应的上模腔支撑内壁和下模腔支撑内壁。进ー步,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闭合时,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与桥壳琵琶包的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胀形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使用前,先将设置在其中ー个推力液压缸活塞杆上的快速拆卸连接结构分开,将胀形内模置于桥壳エ件内,然后再将该推力液压缸活塞杆通过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连接;通过将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两端的推力液压缸能够同步相向地向胀形内模提供胀形推力,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将推力液压缸的胀形推力分解为作用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上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和胀形推力平行分力,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方向垂直于桥壳エ件的轴向方向,胀形推力平行分力的方向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分别位于胀形内模两端并用于提供胀形推力的两个推力液压缸;所述胀形内模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辅助压力装置,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上模块之间以及铰链座与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所述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一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所述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位于两铰链座之间的螺杆长度;所述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的支撑机构;所述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两活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其中一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复元肖大志龚仕林徐明雷亚周雄林顺洪陈超欧忠文杨治明胡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龚仕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