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第三组件。第二组件设置于第一组件的第一收纳部中。第三组件设置于第一组件的第二收纳部中。每个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接点部及朝向第二组件之外延伸的第一焊接部。每个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第二接点部及第二焊接部。从第三组件所曝露出的第二焊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从第二组件所曝露出的第一焊接部的延伸方向。第二焊接部的截段部曝露于绝缘本体之外,且截段部朝向该第一侧的投影方向并位于第二收纳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可降低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容易组装且结构稳固,还可将电路板组装在电连接器的中间,以减少电路板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及其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将电路板组装在电连接器的中间,以降低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整体高度。
技术介绍
随着电连接器的尺寸趋向轻薄短小,连带使电连接器的端子需要设计得更为纤细且端子间的排列间隔(Pitch)也更为细小,这使得电连接器容易因为外力的施加造成端子彼此短路或是断路而导致端子失效,故欲使电连接器的尺寸进一步缩减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相关的技术工艺必须提升,否则无法解决上述端子短路或是断路的问题。习知技术已揭露一种微型显示连接器(Mini Display Port),试图缩减连接·器的尺寸。微型显示连接器是为一种小型连接器,其支持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VESA)的显示端口协议,适用于组件容纳空间尺寸受限制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如携带型计算机。然而,当习知的微型显示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时,电路板是设置于微型显示连接器的上表面(最高位置)或是下表面(最低位置),使得微型显示连接器与电路板的整体高度过大。换言之,从电路板起算到达微型显示连接器的最高位置的高度差太大,以致于无法令使用所述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电子产品的厚度有效缩减,而无法应用在日益轻薄的电子产品上。此外,习知技术中微型显示连接器的舌板是由两个不同组件所组成,并未考虑到端子结构必须稳固地收纳于显示连接器中。因此,分别固定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两个组件之间的松动问题仍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高度降低的。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组装于电连接器中间(简称为破板/沈板),亦即一种扣除电路板厚度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第三组件。第一组件具有第一收纳部、第二收纳部以及舌板,第一收纳部连接至第二收纳部的第一侧,舌板连接至第二收纳部相对第一侧的第二侦U。第二组件设置于第一收纳部中。第三组件设置于第二收纳部中。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嵌设于第二组件中,每一第一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接点部及第一焊接部,其中多个第一接点部设置于舌板的第一表面上,多个第一焊接部朝向第二组件之外延伸。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嵌设于第三组件中,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接点部及第二焊接部,其中多个第二接点部设置于舌板相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多个第二焊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多个第一焊接部的延伸方向,且每一第二焊接部分别具有一曝露于绝缘本体之外的截段部,其中截段部朝向第一侧的投影方向并位于第二收纳部上。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更具有多排端子槽,分别位于该舌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该些第一接点部与该些第二接点部容置于该些排端子槽中。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组件更包括互相连接的一第一连接结构及一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具有数个壁面围绕形成的一收容室,当该第一连接结构收容于该第一收纳部内时,该第二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该些第二焊接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组件更包括一第三连接结构、一第四连接结构及一第五连接结构,该第四连接结构连接于该第三连接结构与该第五连接结构,该第三连接结构位于该第一连接结构的该收容室内并具有至少一用于卡固于该收容室的壁面上的卡接 部,该第四连接结构自该第三连接结构朝向该第二组件之外延伸并收容于该第二收纳部内,该第五连接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该些第一接点部的延伸方向一致并收容于该第二收纳部内。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收纳部的内部两侧形成一对导槽,以供该第二组件的该第二连接结构沿着该对导槽插设于该第一收纳部之内。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更包括一端子定位板,用于定位该些第二焊接部。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包覆该绝缘本体。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其中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组件、一第二组件以及一第三组件,该第一组件具有一第一收纳部、一第二收纳部以及一舌板,每一该些第一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点部及一第一焊接部,且每一该些第二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接点部及一第二焊接部,该组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固接多个第一导电端子于第二组件以及固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于第三组件;使第三组件的一部份结构收容并卡接于第二组件内;使第二组件的一部份结构收容并卡接于第一组件的第一收纳部内,以及使第三组件的另一部份结构收容于第一组件的第二收纳部内,其中多个第二焊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多个第一焊接部的延伸方向,且每一第二焊接部分别具有一曝露于绝缘本体之外的截段部,其中截段部朝向第一侧的投影方向并位于第二收纳部上。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收纳部内部两侧形成一对导槽,以供该第二组件的上述部份结构沿着该对导槽插设于该第一收纳部。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更包括一用于定位该些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部的端子定位板,以及一用于包覆该绝缘主体的外部的外壳。本专利技术的可降低电连接器的整体高度,并且使电连接器容易组装以形成稳固结构,同时可将电路板组装在电连接器的中间形成俗称的破板或是沈板结构,以减少电路板厚度。附图说明第IA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视角的电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第IB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电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第2A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IA图中电连接器的爆炸视图。第2B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IB图中电连接器的爆炸视图。第3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IA图中电连接器结合电路板的侧视图。第4A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本体的第一组件结合第二组件且相对于第三组件的分解视图。第4B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第4A图中绝缘本体的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第三组件的组合立体图。 第5A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第5B图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参考第IA图以及第IB图,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2、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04a (标不于第IB图)、多个第二导电端子104b (标不于第IB图)以及外壳110。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04a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104b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102中,且外壳110包覆绝缘本体102的外部,用以保护绝缘本体102。在第IA图以及第IB图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例如是一种微型显示连接端口(Mini Display Port)。参考第2A图以及第2B图,绝缘本体102实质上包括第一组件102a、第二组件102b、第三组件102c、多排端子槽117 (标示于第2B图)以及端子定位板108。在本实施例中,可先将第二组件102b以及第三组件102c结合在一起之后,再组装至第一组件102a中。详细来说,第一组件102a具有第一收纳部106a、第二收纳部106b以及舌板107。第一收纳部106a连接至第二收纳部106b的第一侧1061,且第一收纳部106a与第二收纳部106b的内部空间相连通。舌板107连接至第二收纳部106b相对于第一侧1061的第二侧1062。第一收纳部106a例如用以容置至少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具有一第一收纳部、一第二收纳部以及一舌板,该第一收纳部连接至该第二收纳部的一第一侧,该舌板连接至该第二收纳部相对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一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收纳部中;一第三组件,该第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收纳部中;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该些第一导电端子嵌设于该第二组件中,该些第一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点部及一第一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接点部设置于该舌板的一第一表面上,该些第一焊接部朝向该第二组件之外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该些第二导电端子嵌设于该第三组件中,该些第二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接点部及一第二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二接点部设置于该舌板相对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上,该些第二焊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些第一焊接部的延伸方向,且每一该些第二焊接部分别具有一曝露于该绝缘本体之外的截段部,其中该截段部朝向该第一侧的投影方向并位于该第二收纳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煜,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