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开合插头、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座体,该可开合插头包括一绝缘底座、一对第一插脚及一第二插脚;该绝缘底座具有一第一部位及一卡合于该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该对第一插脚设置于该第一部位上;该第二插脚设置于该第二部位上,其中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相对于该对第一插脚保持于平行的状态,由此该对第一插脚与该第二插脚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座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收合结构非常简洁,可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开合插头、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座体,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多根插脚而可以展开或收合的电源插头,具有该种插头的电子装置用以连接于电源以及收容该可开合插头的连接座体。
技术介绍
电器产品用以连接电源时,非常普遍地使用插头。然而传统公知的电源插头多为固定式插头,此类插头不利收纳携带之用。插头作为连接电器产品与电源的必备工具,面临各种电器产品持续朝体积小型化设计的趋势,占有一定体积的插头终究要面临如何缩小体积的课题。以常见具有三根插脚的电源插头举例而言,其包括两根导电插脚及一地线插脚。·此种插头的三根插脚呈三角形分布,在收纳进入电子装置内部时,将占用电子装置内部较大的体积,不仅增加电子装置的体积,也降低了可携带性及移动的便利性。已知可缩小收纳体积的插头的专利,例如有德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DE20014987U1 ;英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 GB2381669A,GB2417141A, GB2436465A,GB2436899A ;PCT 专利申请公开号为 W00147071A1, W02009152631A1, W02010089356A1,W02006046541A1等专利申请,及美国专利授权号为US1485193的专利。然而,在设计电源插头的收纳结构时,同时也需要符合各国安全规定的需要,例如其中的规定是插头的导电插脚与地线插脚需要保持平行的状态。举例上述英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GB2436899A的专利申请而言,亦公开为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101461104A,专利技术名称为“带有可旋转引脚的电插头”的专利申请,虽然可以将三根插脚旋转成为较小体积以便收纳,然而其三根插脚在收纳过程并未呈彼此平行的状态,因此便不符合某些特定的安全规定。因此如何在符合特定的安全规定,缩小插头占用的体积以减少整体的收纳空间,是插头的结构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开合插头、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座体,可解决公知的固定式插头不利收纳携带的缺点,并在维持导电插脚与地线插脚平行(亦即所述的这些插脚沿其轴心方向平行)的前提下,缩小插头收合的空间,以利于收纳及携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开合插头,其包括一绝缘底座、一对第一插脚及一第二插脚。该绝缘底座具有一第一部位及一卡合于该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该至少一第一插脚设置于该第一部位上。该第二插脚设置于该第二部位上,其中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相对于该至少一第一插脚保持沿其轴心平行的状态,由此该至少一第一插脚与该第二插脚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插头收纳时缩小占用电子装置的内部空间,使用时可将插头展开。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可开合插头、及一连接座体。该可开合插头包括一绝缘底座、一对第一插脚 及一第二插脚。该绝缘底座具有一第一部位及一卡合于该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该至少一第一插脚设置于该第一部位上;该第二插脚设置于该第二部位上,其中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相对于该至少一第一插脚保持于平行的状态,由此该至少一第一插脚与该第二插脚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该连接座体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绝缘底座可移动地设于该容置空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座体,收容一具有第一部位及第二部位的可开合插头,其中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该连接座体包括一容置空间,其外形对应于该可开合插头的该第一部位,该第一部位可动地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及一延伸空间,连通于该容置空间,其外形对应于该可开合插头的该第二部位,该第二部位可动地设于该容置空间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在维持导电插脚与地线插脚平行的前提下,该对第一插脚与该第二插脚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当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相对于该对第一插脚保持于平行的状态,以使所述的这些插脚收合而排列成直线,以减少占用的体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收合结构非常简洁,可减少制造成本。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到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与附件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开合插头于收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开合插头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一收纳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二收纳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二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开合插头的电子装置实施例四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开合插头实施例二收合状态的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开合插头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的立体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可开合插头10、10a、10b、IOc绝缘底座12、12a、12b、12c卡合槽120、120c第一部位121、121c第二部位122、122c连接部124、126转轴127线缆管道1270第一插脚14第二插脚16连接端子18·基部182夹臂184接触部186连接座体2O、2Oa容置空间21、21a延展空间22、22a轨道23a连接座体3CK3Oa容置空间31延展空间32相配连接部33、33a第一端子35第二端子3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开合插头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开合插头10包括一绝缘底座12、一对第一插脚14及一第二插脚16。本实施例中该对第一插脚14以平板状插脚为例,包括作为导电的一火线插脚及一中线插脚,该第二插脚16以圆杆状的地线插脚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而可以应用于具有三根插脚以上的插头。甚至可以应用于仅有二根插脚的插头,以具有一根第一插脚及一根第二插脚,而应用本案的开合结构。该绝缘底座12具有一第一部位121及一卡合于该第一部位121的第二部位122。该第一部位121与该第二部位122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部位121形成一卡合槽120,该第二部位122具有相称于该卡合槽120的外形,该第二部位122可移动地卡合于该第一部位121的卡合槽120内。该对第一插脚14设置于该第一部位121上,该第二插脚16设置于该第二部位122上。其中该第二插脚16可以是以螺旋锁固的方式固定于第二部位122,以方便在需要的状况时拆卸第二插脚16。其中该第一部位121与该第二部位122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16相对于该对第一插脚14保持于平行的状态,由此该对第一插脚14与该第二插脚16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之一在于收合插头时,可维持导电的插脚与地线插脚呈平行的前提下(亦即所述的这些插脚沿其轴心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开合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底座,具有一第一部位及一卡合于该第一部位的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可相对地作线性位移;至少一第一插脚,设置于该第一部位上;及一第二插脚,设置于该第二部位上,其中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相对地移动时,该第二插脚相对于该对第一插脚保持于沿其轴心平行的状态,由此该至少一第一插脚与该第二插脚可选择地呈现彼此远离的展开状态或呈彼此靠近的收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