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10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包含:具有两面相对的匣面的卡匣,并在两个匣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插头,它的其中一个部位具有一个枢接中心,该插头的枢接中心枢设于容纳空间,且其枢接中心垂直于或平行于任意一个匣面,插头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插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供插接于电脑的插座,上述插头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一位置而使其第一插接部裸露于卡匣外,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二位置而使其插接部收藏于卡匣的容纳空间内,使插头不会凸出于卡匣外面,使之携带更方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的改良,特别是针对电子卡的插头提供一种可以摺收的构造,即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
技术介绍
如图14所示的电子卡60,其插头62凸出于其卡匣61的其中一个边缘的外面,以便利用凸出的插头62插接于电脑(例如桌上型个人电脑、笔记本个人电脑或携带型个人电脑……等等)的插座。但是其凸出的插头62在携带时很容易勾住其它物品,非常不便。当要将电子卡随身携带时,如果能够将凸出的插头62很方便地隐缩于卡匣61内部,那么前述凸出的插头62在携带时很容易勾住其它物品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也就可以增进电子卡60在携带上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能够达成下列目的:1.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当要将电子卡随身携带时,它能够将凸出的插头很方便地隐缩于卡匣内部,使插头不会勾住其它物品,使之携带更方便。而当要将电子卡插在插接于电脑的插座时,原隐缩于卡匣内部的插头又可以很方便地凸伸于卡匣外,方便插接在电脑的插座。2.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提供了将插头作两种隐缩的实施例,其中一种隐缩方式是使插头作沿着卡匣的匣面隐缩。另外一种隐缩方式是使插头垂直于卡匣的匣面隐缩。3.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还提供了将插头卡定于凸伸的位置或是隐缩的位置,使插头不会意外晃动。-->4.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还提供了两种接电端子,可在插头卡定于凸伸的位置时,将插头与卡匣作导电性的连接。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包含:卡匣及插头等构件。其中卡匣具有两面相对的匣面,并在两个匣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至于插头的其中一个部位具有一个枢接中心,该插头的枢接中心枢设于容纳空间,且其枢接中心垂直于任意一个匣面,插头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插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供插接于电脑的插座,上述插头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一位置而使其第一插接部裸露于卡匣外,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二位置而使其插接部收藏于卡匣的容纳空间内。其中容纳空间位于卡匣的其中一个角落。本技术还包含:第二插接部及第三插接部。其中第二插接部设于卡匣内部并突出于容纳空间。而第三插接部则设于插头的第二端,上述第三插接部在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而导电。前文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容纳空间的内壁进一步具有第一卡扣,且插头的侧面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扣,使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互相扣合而使插头保持在第一位置。前文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容纳空间进一步具有第三卡扣,使插头枢转至第二位置时,插头被该第三卡扣所扣住而保持在第二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包含:卡匣及插头等构成。其中卡匣具有两面相对的匣面,并在两个匣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且该容纳空间为缺口状,且该缺口状的容纳空间位于卡匣的其中一个边缘。至于插头的其中一个部位具有一个枢接中心,该插头的-->枢接中心系枢设于容纳空间,且其枢接中心平行于其中任意一个匣面,插头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插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插接于电脑的插座,插头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一位置而使其第一插接部裸露于卡匣外,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二位置而使其插接部收藏于卡匣的容纳空间内。其中缺口状的容纳空间位于卡匣其中一个边缘的大略中央部位。本技术还包含:第二插接部及第三插接部。其中第二插接部设于卡匣内部并突出于容纳空间。而第三插接部则设于插头的第二端,上述第三插接部在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而导电。前文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容纳空间的内壁进一步具有第一卡扣,且插头的侧面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扣,使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互相扣合而使插头保持在第一位置。以上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第二插接部设有多个弓形弹性接电端子,且该等弓形弹性接电端子朝垂直于其中一个匣面弯曲且弹性地延伸。以上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第三插接部设有多个接电端子,各自具有接电表面,该等接电表面朝另外一个匣面裸现,以便与弓形弹性接电端子对应地接触而导电。以上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第二插接部设有多个弓形弹性接电端子,且该等弓形弹性接电端子朝其中一个匣面的延伸方向弯曲且弹性地延伸。以上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中第三插接部设有多个接电端子,各自具有接电表面,该等接电表面朝大略垂直于其中一个匣面延伸,以便与弓形弹性接电端子对应地接触而导电。-->本技术具有下列功效及特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当要将电子卡随身携带时,它能够将凸出的插头很方便地隐缩于卡匣内部,使插头不会勾住其它物品,使之携带更方便。而当要将电子卡插在插接于电脑的插座时,原隐缩于卡匣内部的插头又可以很方便地凸伸于卡匣外,方便插接在电脑的插座。2.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提供了将插头作两种隐缩的实施例,其中一种隐缩方式是使插头作沿着卡匣的匣面隐缩。另外一种隐缩方式是使插头垂直于卡匣的匣面隐缩。3.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插头摺收构造,它还提供了将插头卡定于凸伸的位置或是隐缩的位置,使插头不会意外晃动。4.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它还提供了两种接电端子,可在插头卡定于凸伸的位置时,将插头与卡匣作导电性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插头自其第二端看到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插头伸出时的状态);图4为自图3的割面线4-4所见到的剖面图;图5为自图4的割面线5-5所见到的剖面图(第二插接部与第三插接部插接的状态);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插头摺收时的状态);图7为自图6的割面线7-7所见到的剖面图;图8为自图7的割面线8-8所见到的剖面图;图9为自图7的割面线9-9所见到的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插头伸出时的状-->态);图11为自图10的割面线11-11所见到的剖面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插头摺收时的状态);图13为自图12的割面线13-13所见到的剖面图;图14为现有电子卡的立体图(其插头无法摺收)。图中符号说明31    卡匣            32     插头33    匣面            34     匣面35    容纳空间        35’   容纳空间36    枢接中心        36’   枢接中心37    第一端          38     第二端39    第一插接部      40     第二插接部41    第三插接部      42     弓形弹性接电端子A     第一位置        A’    第一位置B     第二位置        B’    第二位置45    第一卡扣        46     第二卡扣47    第三卡扣        48     接电端子49    接电表面        50     弓形弹性接电端子51    接电端子        52     接电表面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卡匣,具有两面相对的匣面,并在两上匣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插头,其中一个部位具有一个枢接中心,该插头的枢接中心枢设于容纳空间,且其枢接中心垂直于任意一个匣面,插头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插头 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供插接于电脑的插座,上述插头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一位置而使其第一插接部裸露于卡匣外,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二位置而使其插接部收藏于卡匣的容纳空间内;第二插接部,设于卡匣内部并突出于容纳空间;及第 三插接部,设于插头的第二端,上述第三插接部在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而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卡匣,具有两面相对的匣面,并在两上匣面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插头,其中一个部位具有一个枢接中心,该插头的枢接中心枢设于容纳空间,且其枢接中心垂直于任意一个匣面,插头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插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供插接于电脑的插座,上述插头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一位置而使其第一插接部裸露于卡匣外,借助该枢接中心枢转至第二位置而使其插接部收藏于卡匣的容纳空间内;第二插接部,设于卡匣内部并突出于容纳空间;及第三插接部,设于插头的第二端,上述第三插接部在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二插接部插接而导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的内壁进一步具有第一卡扣,且插头的侧面进一步具有第二卡扣,使插头枢转至第一位置时,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互相扣合而使插头保持在第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进一步具有第三卡扣,使插头枢转至第二位置时,插头被该第三卡扣所扣住而保持在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位于卡匣的其中一个角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插接部设有多个弓形弹性接电端子,且该等弓形弹性接电端子朝垂直于其中一个匣面弯曲且弹性地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三插接部设有多个接电端子,各自具有接电表面,该等接电表面朝另外一个匣面裸现,以便与弓形弹性接电端子对应地接触而导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插接部设有多个弓形弹性接电端子,且该等弓形弹性接电端子朝其中一个匣面的延伸方向弯曲且弹性地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插头摺收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三插接部设有多个接电端子,各自具有接电表面,该等接电表面朝大略垂直于其中一个匣面延伸,以便与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灿
申请(专利权)人:顺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