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828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插板和插座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容纳本体、盖板、转轴;其中,容纳本体包括侧面开口的腔体,转轴贯穿的固定于容纳本体,盖板通过转轴枢转的安装于容纳本体上,插板和插座安装固定于盖板的内侧壁,并具有通过盖板枢转而安放于容纳本体的腔体内的收起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约空间又能对插板和插座进行快速收放和防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领域中,接线插板和插座放在 现场用于接通电源。用完后,插板和插座需要收起来。由于频繁的收放,接线插板和插座的电源线容易断损,而若使用后插板和插座不及时收起来,又容易被踩踏损坏导致漏电造成安全隐患,现场工作人员甚至可能被接线插板和插座的电源线绊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插板和插座无法快速收放和防护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容纳插板和插座,其包括容纳本体、盖板、转轴;其中,容纳本体包括侧面开口的腔体,转轴贯穿的固定于容纳本体,盖板通过转轴枢转的安装于容纳本体上,插板和插座安装固定于盖板的内侧壁,并具有通过盖板枢转而安放于容纳本体的腔体内的收起状态。进一步地,在容纳本体上,且靠近转轴的端部延伸有支撑平台,盖板的外侧壁可操作地抵靠于支撑平台上。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包覆于插板和插座的外周的接线盒,接线盒固定于盖板上,接线盒包括盒体和可拆卸安装于盒体顶部的接线盒盖板。进一步地,容纳本体的内腔设置防护盖板,防护盖板与容纳本体的底板之间形成可容纳导线的隔层。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转轴外伸端下方的支撑部和弧形槽,支撑部可沿弧形槽的槽体内滑动。进一步地,每一个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及连接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可伸缩的支撑杆,第一支撑座设置于容纳本体内且贯穿弧形槽的槽体,第二支撑座固定于容纳本体。进一步地,支撑部为气动元件。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本体的侧壁的锁扣和设置于盖板的侧壁的锁钩,锁扣和锁钩匹配嵌扣。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板的外侧壁的拉手,拉手为沿盖板内侧壁方向延伸的凹槽。进一步地,在容纳本体的底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约空间又能对插板和插座进行快速收放和防护。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盖板展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盖板合拢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容纳本体的底板处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用于容纳插线板、串口座和网口座等各种类型的插板和插座4,其包括容纳本体I、盖板2、转轴3。其中,容纳本体I包括侧面开口的腔体,转轴3贯穿容纳本体1,盖板2通过转轴3枢转的安装于容纳本体I上,插板和插座4安装于盖板2的内侧壁,并具有通过盖板2枢转而安放于容纳本体I的腔体内的收起状态。优选地,容纳本体I为盒形的结构体,方便制造且外形美观。优选地,在容纳本体I上且靠近转轴3的端部延伸有支撑平台10,盖板2打开时,盖板2的外侧壁可操作地抵靠在支撑平台10的上,此时,盖板2上的插板和插座4随盖板2一起水平放置,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与插板和插座4的对接操作,如安接插头,接插串口或接插网线等操作。参见图2,优选地,插板和插座4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于盖板2的内侧壁上。装配时,插板和插座4的端部延伸有若干导线,导线经盖板2的内侧壁向容纳本体I的内腔延伸至容纳本体I的端部贯穿出来,为满足插板和插座4的防护和防尘要求,同时保证固定装置外形美观,优选地,在插板和插座4的外周包覆有一接线盒21,接线盒21固定于盖板2上,接线盒21包括盒体和可拆卸安装于盒体顶部的接线盒盖板210,此结构还有利于插板和插座4的装配和维修。优选地,容纳本体I的内腔内设置有防护盖板11,防护盖板11与容纳本体I的底板之间形成可容纳导线的隔层,导线经此隔层穿出,外形美观。参见图I和图2,为避免盖板2在开合的过程中出现突然枢转倒下或猛然收拢的情况,或防止无意碰撞固定装置而导致盖板2的振动或运动而影响接插的可靠性,同时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优选地,固定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转轴3外伸端下方的支撑部5和弧形槽6,每一个支撑部5包括第一支撑座51、第二支撑座52及连接第一支撑座51和第二支撑座52的可伸缩的支撑杆50,其中,第一支撑座51设置于容纳本体I内且贯穿弧形槽6的槽体,第一支撑座51可沿弧形槽6的槽体内滑动,从而带动支撑杆50沿弧形槽6滑动,第二支撑座52固定于容纳本体I。此时,打开或闭合盖板2时,需人为克服支撑杆50的支撑力才能保证盖板2的缓慢开合,避免了盖板2突然枢转或收拢的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盖板2可由支撑力的支撑作用停驻在开合的任何中间位置,其中,盖板2张开的某个角度与第一支撑座51在弧形槽6的某处的位置对应。结合图I和图3,其中,根据力矩的平衡原理可知,当盖板2打开时,第一支撑座51和第二支撑座52的支点连线的延长线位于转轴3的右侧,当盖板3闭合时,第一支撑座51和第二支撑座52的支点连线的延长线位于转轴3的左侧。更优选地,支撑部5为气动元件,气动元件的内部由高压气体作为动力带动第一支撑座51沿弧形槽6滑动,并可通过控制和调节压缩高压气体的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大小来保证支撑杆50的支撑力的大小和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也可以为液压元件或其他的执行元件或机构。再次参见图1,为保证盖板2的闭合更可靠,优选地,固定装置还包括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本体I的侧壁的锁扣71和设置于盖板2的侧壁且与锁扣71匹配嵌扣的锁钩72,更优选地,此锁扣组件也可以换成一套可上锁的锁扣组件,操作时,没有钥匙的操作人员不能随意打开盖板2,更利于生产管理。参见图3,为方便盖板2的打开操作,优选地,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盖板2的外侧 壁的拉手8。为满足固定装置的整体美观,更优选的,拉手8为沿盖板2内侧壁方向延伸的凹槽。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板等钢材加工制造,也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开模等多种方式批量生产制造,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插板和插座4的数量设计成多种规格型号或者按照用户需求定制。参见图4,容纳本体I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00,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孔100固定在墙上或生产线边上等处专门设置的立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也可以嵌入墙内。使用时,先打开盖板2,插板和插座4随盖板2带出,再进行安接插头,插串口或插网线等与插板和插座4对接的操作,使用完毕后收拢盖板2,将插板和插座4收纳入容纳本体I的腔体内。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节约空间又能对插板和插座4进行快速收放和防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固定装置,用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容纳插板和插座(4),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本体(1)、盖板(2)转轴(3);其中,所述容纳本体(1)包括侧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转轴(3)贯穿的固定于所述容纳本体(1),所述盖板(2)通过所述转轴(3)枢转的安装于所述容纳本体(1)上,所述插板和插座(4)安装固定于所述盖板(2)的内侧壁,并具有通过所述盖板(2)枢转而安放于所述容纳本体(1)的腔体内的收起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洪邹雄伟詹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