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鹏专利>正文

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689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夹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以等边等角相应型刀片为基本结构,其特征是在原有大断屑槽3内有一条以刀尖2为起始点,与刀刃1走向略呈倾斜,尖细狭长的浅小断屑槽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刀片具有很好的卷屑、导屑、断屑作用,解决了原有刀具切削时,切屑易损伤加工好的工件表面和危及操作者安全以及刀片易崩裂的问题,使刀具寿命大大延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机夹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特别涉及对车工进行端面切削时使用的等边等角相应型刀片的改进。现有等边等角硬质合金成型刀片,如A型、H型等,在其前面上虽设置有沿刀刃方向的断屑槽,其断屑槽宽度较大,在车削端面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对切屑进行处理,即不能有效地卷屑、断屑,使切屑均匀及时排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现有等边等等角相应型硬质合金刀片能更好地进行切屑处理的端面切削刀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现有等边等角相应型硬质合金刀片结构形状不变,在其原有的大断屑槽表面上,增设一条以刀尖部位为起始点,与刀刃走向略呈倾斜,尖细狭长的浅小断屑槽。本技术刀片,具有很好的卷屑、导屑、断屑作用,能使切屑卷曲,沿槽道呈螺线状并及时断裂排出。因而有如下效果解决了原有刀片切削时排屑不畅,切屑易被卷入旋转的卡盘或工件上,损伤加工好的工件表面或造成对操作者的伤害;原有不能及时排出的高硬切屑挤压刀片,使刀片崩裂的问题得以解决,大大提高了刀片的工作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测投影图,图2实例一的主视图,图3A—A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实施例二的轴测投影图。图中1—刀刃,2—刀尖,3—原有大断屑槽,4—新设浅小断屑槽。图1、图4所示实施例分别是在等边等角A型和H型硬质合金刀片基础上作相应改进设计而成的。这一改进设计,除适应等边等角A型、H型刀片外,也适合于J型、Y型等多种相应型别的硬质合金刀片。尖细狭长浅小的斜向断屑槽4以刀尖部为起始点,槽口上边沿与刀刃交角为5~9.5度左右。起始点处槽宽为0.9~1.5毫米,整个槽宽控制在0.9~2.0毫米左右。槽深约0.2~0.5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以等边等角相应型刀片为基本结构,其特征是在原有大断屑槽(3)的表面上,制作有一条以刀尖(2)为起始点,与刀刃(1)走向略呈倾斜的,尖细狭长的浅小断屑槽(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其特征是以等边等角A型刀片为基本结构,浅小断屑槽(4)的槽口上边沿与刀刃(1)的交角为5~9.5度;槽深为0.2~0.5毫米;起始点处槽宽为0.9~1.5毫米。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其特征是以等边等角H型刀片为基本结构,浅小断屑槽(4)的槽口上边沿与刀刃(1)的交角为5~9.5度;槽深为0.2~0.5毫米;起始点处槽宽为0.9~1.5毫米。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其特征是以等边等角J型刀片为基本结构,浅小断屑槽(4)的槽口上边沿与刀刃(1)的交角为5~9.5度;槽深为0.2~0.5毫米;起始点处槽宽为0.9~1.5毫米。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其特征是以等边等角Y型刀片为基本结构,浅小断屑槽(4)的槽口上边沿与刀刃(1)的交角为5~9.5度;槽深为0.2~0.5毫米;起始点处槽宽为0.9~1.5毫米。专利摘要一种机夹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以等边等角相应型刀片为基本结构,其特征是在原有大断屑槽3内有一条以刀尖2为起始点,与刀刃1走向略呈倾斜,尖细狭长的浅小断屑槽4。本技术刀片具有很好的卷屑、导屑、断屑作用,解决了原有刀具切削时,切屑易损伤加工好的工件表面和危及操作者安全以及刀片易崩裂的问题,使刀具寿命大大延长。文档编号B23B27/14GK2362627SQ9823183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余鹏 申请人:余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位硬质合金端面刀片,以等边等角相应型刀片为基本结构,其特征是在原有大断屑槽(3)的表面上,制作有一条以刀尖(2)为起始点,与刀刃(1)走向略呈倾斜的,尖细狭长的浅小断屑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
申请(专利权)人:余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