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包括一对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5)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穿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与另一个插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松和夹紧措施的线束连接器以及与其匹配的机械结构,满足部件的模块化拆装,提高拆装效率,避免线束直接与机械结构的过孔接触磨损,满足结构部件的密闭性,机械结构简单,方便检修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能够直接定位在机械结构上并且具有防松和锁紧措施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例如工程作业机械(挖掘机,滑移装载机等)的驾驶室内或者其他的模块化的结构部件内存在一些电器部件和用于连接电器部件的线束,这些线束通常需要预留出来与其它部件上的线束或电器件连接起来,因此需要将线束穿过部件间的机械结构,如隔板。目前的技术方法主要是在隔板上开一个足够大的孔将线束穿过该孔直接连接到电器部件上。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拆卸该机械部件(如驾驶室)时必须将引出线束上连接的电器部件分离,将线束的固定措施解除,拆卸过程复杂,不方便模块化安装操作,拆装效率较低,因引出线束复杂造成开孔太大影响结构的密闭性,线束因固定不可靠线束与过孔接触容易造成磨损或断裂,不便于对单独部件中的电器件检测和维修等等。针对线束与过孔接触磨损的解决方案目前有增加过孔护套的方法(见专利CN101394072A),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过多的物料操作起来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部件的模块化拆装,提高拆装效率,提高结构部件的密闭性,避免线束与过孔接触磨损,机械结构简单,方便检修效果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包括一对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穿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与另一个插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的机械结构穿插固定安装结构是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具有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的一端具有定位的凸台,所述的圆柱面加工有螺纹,所述的螺纹上旋有弹簧垫圈和锁紧螺母与所述的凸台配合将所述的第一连接器锁紧在所述的机械结构上。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定位安装在所述的机械结构上。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器的定位安装结构是所述的圆柱面上设有用于防止转动的小平面,所述的安装孔为一个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的圆柱面相匹配的圆孔且在所述的圆孔上设有一个防止所述的圆柱面转动的小平面,即所述的圆孔为一个D形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设有防错插定位槽和防松脱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第一连接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定位在机械结构如隔板上,具有防松和夹紧措施,第二连接器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匹配能够自由连接和分离线束,该机械结构2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与第一连接器配合安装的安装孔,并且具有完全定位的措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满足部件的模块化拆装,提高拆装效率,提高结构部件的密闭性,避免线束与过孔接触磨损,机械结构简单,方便检修效果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典型实施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典型实施例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典型示例安装后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I、图2和图3,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能相互插接,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之间设有防错插定位槽和防松脱装置,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2上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接器I具有圆柱面10,圆柱面10的一端具有定位的凸台11,圆柱面10加工有螺纹13,螺纹13上旋有弹簧垫圈3和锁紧螺母4,第一连接器I穿插安装在安装孔上与第二连接器5插接,弹簧垫圈3和锁紧螺母4与凸台11配合将第一连接器I锁紧在机械结构2上的安装孔上。第一连接器I定位安装在机械结构2上的安装孔内,防止第一连接器I在安装孔内转动,以免损坏线束,其结构形式可以是防止第一连接器I在安装孔内转动的任何形式,如第一连接器I与安装孔采用异形结构与异形结构相适应的异形孔,如椭圆孔、方形孔,棱形等。优选地,第一连接器I的定位安装结构是第一连接器I的圆柱面10上设有用于防止转动的小平面12,安装孔为一个与第一连接器I的圆柱面10相匹配的圆孔20且在圆孔20上设有一个防止圆柱面10转动的小平面21,即圆孔20为一个D形通孔。参见图I、图2和图3,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即第一线束6和第二线束7,将第一连接器I电连接在第一线束6上,第一线束6穿过机械结构2即隔板上的D型通孔即圆孔20,第一连接器I的圆柱面10上的小平面12与圆孔20的平小平面21配合好,第一连接器I的凸台11侧面与机械结构2即隔板隔板平面贴合,然后,在穿过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器I的圆柱面10上套上弹簧垫圈3,用锁紧螺母4将第一连接器I与机械结构2即隔板连接起来,将第二连接器5电连接在第二线束7上,然后将通过第二连接器5和第一连接器I相互插接将第一线束6和第二线束7连接为一体,如果需要拆卸或者检修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器5从第一连接器I上拨出分离即可,从而实现了模块化拆装,结构部件的密闭性,避免线束与过孔接触磨损,方便检修等效果。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实质是提供了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能够直接定位在隔板上并且具有放松和锁紧措施的装置以及与该装置相配合的机械结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出所公开的方案的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说明和示例只是示例性的。权利要求1.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对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5)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穿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与另一个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5)与所述的机械结构(2)穿插固定安装结构是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具有圆柱面(10),所述的圆柱面(10)的一端具有定位的凸台(11),所述的圆柱面(10)力口工有螺纹(13),所述的螺纹(13)上旋有弹簧垫圈(3)和锁紧螺母(4)与所述的凸台(11)配合将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锁紧在所述的机械结构(2)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定位安装在所述的机械结构(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的定位安装结构是所述的圆柱面(10)上设有用于防止转动的小平面(12),所述的安装孔为一个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的所述的圆柱面10相匹配的圆孔(20)且在所述的圆孔(20)上设有一个防止所述的圆柱面(10)转动的小平面(21),即所述的圆孔(20)为一个D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连接器(I)和第二连接器(5)之间设有防错插定位槽和防松脱装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包括一对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5)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穿插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对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的第二连接器(5)能分别与由同一条线束的分断成两段的二个独立线束电连接,机械结构(2)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穿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与另一个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益,杨球,姜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