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201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通过刀轮的旋转而使刀销一同旋转,刀销也不易脱落的构成的轮单元。一种轮单元(10B),其包括:保持具(11),在一端具有由切口部形成的一对腿部;刀销(17),安装在一对腿部间;及刀轮(16),旋动自由地安装在刀销(17)上;且刀销(17)插入形成在一对腿部的一者上之贯通孔(15)及形成在另一者上之销支承部(31)之间,刀销(17)的贯通孔(15)侧的端部抵接有抵接板(19),抵接板(19)由通过使贯通孔(15)的外部侧的壁在多个部位上敛合而形成的爪部(30)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用以在玻璃基板、陶瓷基板、硅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上形成划线的刀轮的轮单元。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单元,其中刀销可旋转地插入保持具且相对于该刀销而可旋转地安装有刀轮,在使用时刀销不易脱落,从而寿命较长。
技术介绍
先前,在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电致发光(EL, 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平板显示器面板、太阳能电池等的制造步骤中,设置有母玻璃基板等脆性材料基板的分割步骤。此外,在玻璃素材的制造步骤中,也设置有从玻璃带切割出玻璃板的切割步骤。在这些分割步骤及切割步骤中,一面对刀轮施加与脆性基板的材质或厚度等诸条件相符的负重,一面使刀轮在脆性基板的表面上转动而形成划线,并通过对脆性基板施加特定的力而沿划线分割脆性基板,从而制造出各个面板或玻璃板。 于此,使用图6 图8对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划线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图6是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划线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该划线装置中所使用的刀轮用保持具的构成的图,图8同样是轮单元的立体图。该划线装置100中,移动台101沿一对导轨102a、102b在y轴方向上移动自由地被保持着。滚珠螺杆103与移动台101螺合。滚珠螺杆103通过马达104的驱动而旋转,从而使移动台101沿导轨102a、102b在y轴方向上移动。在移动台101的上表面设置有马达105。马达105是使平台106在xy平面上旋转并定位在特定角度的装置。脆性材料基板107载置在该平台106上,并由未图示的真空吸引机构保持。在划线装置100的上部设置有对脆性材料基板107的对准标记进行拍摄的2台CO)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率禹合器件)相机108。桥接器110以横跨移动台101及其上部的平台106的方式沿X轴方向并通过支柱IllaUllb而架设在划线装置100上。划线头112可沿设置在桥接器110上的导引件113而在X轴方向上移动。马达114是使划线头112沿X轴方向移动的装置。轮单元121经由保持具接头120而安装在划线装置100的划线头112。如图6及图7所示,形成轮单元121的保持具122为大致圆筒形的构件,此处在其一端上均与中心轴平行地设置有大致正方形状的平坦部122a、122b。轮单元121在该平坦部122a、122b之间具有沿中心轴的切口 123,且在平坦部122a、122b的下端具有与其表面垂直的方向的销槽124。刀轮(也称作“划线轮”)125具有例如轮径为2. 5mm、厚度O. 5mm左右的圆板状的形状,沿圆周部形成有垂直剖面形状V字形的刃,且在中心形成有贯通孔126。刀轮125通过使插入销槽124的刀销127贯通中心的贯通孔126而被旋转自由地保持。此外,为防止脱落而通过使销槽124的内周侧在多个部位敛合而形成爪部,由此刀销127的至少一侧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在销槽124内。由该保持具122、刀轮125及刀销127构成轮单元121。在将刀销127插入销槽124而保持着刀轮125之后,在必须更换刀轮125的情形时,更换轮单元121整体。划线头112在其内部设置有可使轮单元121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部、例如包含采用空气压控制的气缸或马达(旋转马达、线性马达)的电动升降部。划线装置100通过升降部使刀轮125以适当的负重压接在脆性材料基板的表面上并转动,从而形成划线。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W02007/063979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0741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划线装置,可发挥能高速且高精度地对玻璃板等脆性材料基板形成划线的优异效果。然而,近年来,需要进一步提高脆性材料基板的制造效率,且进一步提高划线的形成速度。如果划线的形成速度加快,则因伴随刀轮的旋转而产生的摩擦引起刀销的旋转速度也加快,有可能使刀销的端部顶破爪部从保持具脱落,从而寿命变短。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的先前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单元,SP便通过刀轮的旋转而使刀销一同旋转,刀销也不易脱落,从而寿命较长。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具,在一端具有由切口部形成的一对腿部;刀销,安装在所述一对腿部间;以及刀轮,旋动自由地安装在所述刀销上;且所述刀销可旋转地插入形成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者上的贯通孔及形成在另一者上的销支承部之间、或形成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两者上的贯通孔之间,所述刀销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抵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由通过使所述贯通孔的外部侧的壁在多个部位敛合而形成的爪部保持在所述贯通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贯通孔侧的刀销的端部不直接而是经由抵接板抵接于爪部,该抵接板由形成在贯通孔的入口壁上的爪部保持在贯通孔内,因此即便在形成划线时通过刀轮的旋转而使刀销一同旋转,实质上也不会产生刀销顶破抵接板的事情。而且,伴随刀轮的旋转而施加至刀销的外力不会直接传递至爪部而是在经由抵接板传递至爪部之前分散而变小,因此抵接板更不易顶破爪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即便划线的形成速度加快,刀销也不易脱落,从而可获得寿命较长的轮单元。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抵接板通常大于贯通孔,但可与刀销的直径或销支承部的内径无关地进行选择,其形状也可使用任意形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作为刀轮,可为遍及沿盘状轮的圆周部的全周而形成有垂直剖面形状V字形的刃的刀轮,或也可为沿盘状轮的圆周部形成有垂直剖面形状V字形的刃、且在与该V字形的刃交叉的方向以固定间距形成有固定深度的槽的刀轮(参照上述专利文献2)。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较佳为所述抵接板为直径大于所述刀销的外径者。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从刀轮施加至刀销的外力通过刀销与抵接板之间的摩擦而传递至抵接板,因此即便在形成划线时通过刀轮的旋转而使刀销一同旋转,在施加至抵接板的力传递至爪部之前分散而变小,因此抵接板更不易顶破爪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施加至爪部的小更小,这样刀销更不易脱落,从而可获得寿命较长的轮单元。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所述销支承部包含贯通孔,抵接板抵接于所述销支承部侧的所述刀销的端部,所述销支承部侧的抵接板也可由通过使所述销支承部的贯通孔的外部侧的壁在多个部位敛合而形成的爪部保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即便在销支承部包含贯通孔的情形时,由于抵接板抵接于销支承部侧的刀销的端部,且该抵接板由通过使销支承部的贯通孔的入口壁在多个部位敛合而形成的爪部保持,因此与上述情形相同,即便划线的形成速度加快,刀销也不易脱落,从而可获得寿命较长的轮单元。此外,由于可在一对腿部的两侧均由贯通孔形成,因此保持具的加工变得容易。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所述销支承部也可作为包含盲孔者。 如果销支承部为盲孔,则即便在形成划线时通过刀轮的旋转而使刀销一同旋转,实质上也不会产生刀销从销支承部侧脱落的事情。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单元中,形成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者上的贯通孔及形成在所述另一者上的销支承部,也可作为分别设为所述腿部的端部侧敞开的槽状者。如果形成在一对腿部的一者上的贯通孔及形成在另一者上的销支承部分别设为腿部的端部侧敞开的槽状,则即便刀轮的外径较小,由于可使从刀轮的腿部的端部突出的部分的长度变长,因此在形成划线时腿部的端部也不易接触于被分割构件。附图说明图I是在实施例及比较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具,在一端具有由切口部形成的一对腿部;刀销,安装在所述一对腿部间;以及刀轮,旋动自由地安装在所述刀销上;且所述刀销可旋转地插入形成在所述一对腿部的一者上的贯通孔及形成在另一者上的销支承部之间,所述刀销的所述贯通孔侧的端部抵接有抵接板,且所述抵接板由通过使所述贯通孔的外部侧的壁在多个部位敛合而形成的爪部保持在所述贯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々木吉也阪口良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