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17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930℃,加热时间3h;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2mm、小端b至6.1±0.05mm、外径e至φ74.1±0.1mm并倒角、内孔c至φ38.5±0.1mm;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至16.2±0.02mm、外径g至φ75.2+0.05?0mm、孔h至φ55.5±0.2mm、端面i至4.1±0.03mm、内孔c至φ39.8+0.02?0m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啮合过程中无轴向分力,重叠系数大,使用性能好,噪音小,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效率高,抗弯强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泵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机油泵驱动齿轮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了机油泵的使用性能,驱动齿轮的质量程度是机油泵的重要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在啮合过程中无轴向分力,重叠系数大,使用性能好,噪音小,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效率高,抗弯强度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 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C_930°C,加热时间3h ; 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 2mm、小端b 至 6. I ±0. 05mm、外径 e 至 74. I ±0. Imm 并倒角、内孔 c 至 38. 5±0. I mm ; 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至16.2±0. 02 mm、外径 g 至小 75. 2+0. 05 0mm、孔 h 至 55. 5±0. 2 mm、端面 i 至 4. I ±0. 03 mm、内孔 c 至39. 8+0. 02 Omm ; 4)利用滚齿机进行滚齿,滚齿后再进行剃齿处理,剃齿精度达到6级精度; 5 )在拉床上,拉键槽j,槽宽8 ±0.01mm,槽深3. 1+0. 2 Omm ; 6)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57 63HRC,芯部硬度33 45HRC,渗层0. 5 0. 8mm,金相组织达到1-5级;7)数控内圆磨床上精磨齿轮端面b至16.I ±0. 05mm、内孔c至40+0. 041 +0. 025mm ; 8)在平面磨床上精磨端面f至16±0.05mm ; 9)探伤、成品检验、清洗防锈包装、入库。所述的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60HRC,芯部硬度38HRC,渗层0. 5 0. 8mm,金相组织达到3级。本专利技术在啮合过程中无轴向分力,重叠系数大,使用性能好,噪音小,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效率高,抗弯强度大。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出的齿轮成品经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下,同炉不同位置零件以及同一零件不同位置处理硬度误差< 16HBW,金相组织为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的点球状碳化物化,齿轮轮齿的抗拉强度3 320Mpa,齿轮传动的重叠系数I. 1-1.4,齿轮的精度等级在5-6级,完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 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C_930°C,加热时间3h ; 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 2mm、小端b 至 6. I ±0. 05mm、外径 e 至 74. I ±0. Imm 并倒角、内孔 c 至 38. 5±0. I mm ; 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 至16.2±0.02 mm、外径 g 至小 75. 2+0. 05 0mm、孔 h 至 55. 5±0. 2 mm、端面 i 至 4. I ±0. 03 mm、内孔 c 至39. 8+0. 02 Omm ; 4)利用滚齿机进行滚齿,滚齿后再进行剃齿处理,剃齿精度达到6级精度; 5 )在拉床上,拉键槽j,槽宽8 ±0.01mm,槽深3. 1+0.2 Omm ; 6)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60HRC,芯部硬度38HRC,渗层0. 5 0. 8mm,金相组织达到3级;7)数控内圆磨床上精磨齿轮端面b至16.I ±0. 05mm、内孔c至40+0. 041 +0. 025mm ; 8)在平面磨床上精磨端面f至16±0.05mm ; 9)探伤、成品检验、清洗防锈包装、入库。权利要求1.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 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C_930°C,加热时间3h ; 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 2mm、小端b 至 6. I ±0. 05mm、外径 e 至 Φ 74. I ±0. Imm 并倒角、内孔 c 至 Φ 38. 5±0· I mm ; 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至16.2±0.02 mm、外径 g 至 Φ 75. 2+0. 05 0mm、孔 h 至 Φ 55. 5±0· 2 mm、端面 i 至 4. I ±0. 03 mm、内孔 c 至Φ 39. 8+0. 02 Omm ; 4)利用滚齿机进行滚齿,滚齿后再进行剃齿处理,剃齿精度达到6级精度; 5)在拉床上,拉键槽j,槽宽8 ±0.01mm,槽深3. 1+0. 2 0mm; 6)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57 63HRC,芯部硬度33 45HRC,渗层O. 5 O. 8mm,金相组织达到1-5级; 7)数控内圆磨床上精磨齿轮端面b至16.I ±0. 05mm、内孔c至Φ 40+0. 041 +0. 025mm ; 8)在平面磨床上精磨端面f至16±0.05mm ; 9)探伤、成品检验、清洗防锈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60HRC,芯部硬度38HRC,渗层O. 5 O. 8mm,金相组织达到3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930℃,加热时间3h;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2mm、小端b至6.1±0.05mm、外径e至φ74.1±0.1mm并倒角、内孔c至φ38.5±0.1mm;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至16.2±0.02mm、外径g至φ75.2+0.05 0mm、孔h至φ55.5±0.2mm、端面i至4.1±0.03mm、内孔c至φ39.8+0.02 0mm。本专利技术在啮合过程中无轴向分力,重叠系数大,使用性能好,噪音小,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效率高,抗弯强度大。文档编号B23P15/14GK102950439SQ20121041844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姜国松 申请人: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材质为20CrMnTi的锻件,将锻件放入正火炉中,控制温度900℃?930℃,加热时间3h;2)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的大端a至18.6±0.2mm、小端b至6.1±0.05mm、外径e至φ74.1±0.1mm并倒角、内孔c至φ38.5±0.1?mm;3)选择数控车床,刀具选择硬质合金刀,进行精车齿轮另一端面f至16.2±0.02?mm、外径g至φ75.2+0.05??0mm、孔h至φ55.5±0.2?mm、端面i至4.1±0.03?mm、内孔c至φ39.8+0.02??0mm;4)利用滚齿机进行滚齿,滚齿后再进行剃齿处理,剃齿精度达到6级精度;5)在拉床上,拉键槽j,槽宽8±0.01mm,槽深3.1+0.2??0mm;6)在易普森工业炉中,对齿轮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齿轮表面硬度57~63HRC,芯部硬度33~45HRC,渗层0.5~0.8mm,金相组织达到1?5级;7)数控内圆磨床上精磨齿轮端面b至16.1±0.05mm、内孔c至φ40+0.041?+0.025mm;8)在平面磨床上精磨端面f至16±0.05mm;9)探伤、成品检验、清洗防锈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富莱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