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毅专利>正文

一种滑肉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79547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9:15
为解决现有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存在的不方便存放、易混汤、易显白心、不易熟透和味道各异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肉,包括主料和辅料,主料为700~720份,辅料为190~225份;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料酒、蛋清、鸡精。本发明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包括备料、除味、腌制、搅拌、揉制、熬制和煮熟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质量较好,工序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化,程序精确,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
技术介绍
滑肉,是传统菜品之一,自唐太宗以来,广为传播。通常,现有技术的滑肉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配料;(3)炖汤、下料;(4)下素菜,起锅放葱花。现有技术在制作过程中一直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由于制作程序与原材料因素导致不方便存放;二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操作与原材料的配用不当而导致混汤;三是由于揉料的水温太低导致煮不熟或熟不透;四是滑肉制作时揉料的时间不够或下锅时捏得太紧导致显白心;五是由于配方比例不科学,不统一而导致味道各异。显然,现有技术的滑肉及其加工方法存在着不方便存放、易混汤、易显白心、不易熟透和味道各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存在的不方便存放、易混汤、易显白心、不易熟透和味道各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肉,包括主料和辅料,按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为 70CT720份,辅料为19CT225份;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猪前夹瘦肉为35CT360份,红苕粉为35CT360份;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 料酒、蛋清、鸡精,按重量份计所述老姜为扩11份、胡椒粉为O. 5^1. 5份、盐为2 3份、花椒为I. 5^2. 5份、菜籽油为18 22份、料酒为18 22份、蛋清为14(Tl60份、鸡精为f 3份。进一步的,所述猪前夹瘦肉中按重量比肥肉占25 30%,瘦肉占7(Γ75%。进一步的,所述红苕粉为红苕淀粉,其外观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备料,包括主料和辅料,按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为70(Γ720份,辅料为19CT225份; 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猪前夹瘦肉为35CT360份,红苕粉为 35CT360份;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料酒、蛋清、鸡精,按重量份计所述老姜为扩11份、胡椒粉为O. 5^1. 5份、盐为2 3份、花椒为I. 5^2. 5份、菜籽油为18 22 份、料酒为If 22份、蛋清为14CT160份、鸡精为广3份;其中,所述猪前夹瘦肉中按重量比肥肉占25 30%,瘦肉占7(Γ75% ;所述红苕粉为红苕淀粉,其外观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2)将主料中的猪前夹瘦肉洗净,并做除味去血处理;(3)将步骤2处理后的猪前夹瘦肉中加入上述辅料,搅拌均匀并腌制20分钟;(4)将步骤3处理后的猪前夹瘦肉中加入红苕粉,搅拌均匀;(5)在步骤4处理后的备料中加入煮沸的高汤,搅拌均匀至高汤不再流动并反复揉料至起泡为止;所述高汤为猪骨高汤;(6)在高汤中加入大头菜,熬制沸腾;(7)将步骤5处理后的备料加入步骤6所得高汤中,煮沸浮起,再行搅拌,加入适量的叶类蔬菜和番茄片,煮熟盛入盆中,放入葱花即可食用。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2所述除味去血处理是指将猪前夹瘦肉切成O. 5^1. 5X0. 5^1. 5X5^10 cm长的小条状,将重量份数为2份的老姜拍松,加入适量料酒腌制I (Tl 5分钟,倒掉血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4所述搅拌均匀是指红苕粉均匀松散的附着在猪前夹瘦肉的表面;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5所述煮沸的高汤为90°C以上的高汤;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5所述搅拌均匀至高汤不再流动并反复揉至起泡为止是指在备料加入高汤后先用工具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至高汤不再流动,待温度较低时用手进行反复揉料,至少揉料5 10分钟,直到备料起泡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手拍动时不粘手为止;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5所述备料与高汤按重量比为I : 0.3、.5; 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加工方法步骤7所述备料与高汤按重量比为I : 1.5。本专利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质量较好,工序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化,程序精确,便于推广。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的制作流程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滑肉及其加工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在制作过程中一直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由于制作程序与原材料因素导致不方便存放;二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操作与原材料的配用不当而导致混汤;三是由于揉料的水温太低导致煮不熟或熟不透;四是滑肉制作时揉料的时间不够或下锅时捏得太紧导致显白心;五是由于配方比例不科学,不统一而导致味道各异。显然,现有技术的滑肉及其加工方法存在着不方便存放、易混汤、易显白心、不易熟透和味道各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肉,包括主料和辅料,按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为70(Γ720份,辅料为19CT225份;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猪前夹瘦肉为35CT360 份,红苕粉为35CT360份;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料酒、蛋清、鸡精, 按重量份计所述老姜为扩11份、胡椒粉为O. 5^1. 5份、盐为2 3份、花椒为I. 5^2. 5份、菜籽油为18 22份、料酒为18 22份、蛋清为14(Tl60份、鸡精为f 3份。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所述猪前夹瘦肉中按重量比肥肉占25 30%,瘦肉占 7(Γ75%;所述红苕粉为红苕淀粉,其外观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本专利技术滑肉的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备料,包括主料和辅料,按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为70(Γ720份,辅料为19CT225份; 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猪前夹瘦肉为35CT360份,红苕粉为35CT360份;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料酒、蛋清、鸡精,按重量份计所述老姜为扩11份、胡椒粉为O. 5^1. 5份、盐为2 3份、花椒为I. 5^2. 5份、菜籽油为18 22 份、料酒为If 22份、蛋清为14CT160份、鸡精为广3份;其中,所述猪前夹瘦肉中按重量比肥肉占25 30%,瘦肉占7(Γ75% ;所述红苕粉为红苕淀粉,其外观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2)将主料中的猪前夹瘦肉洗净,并做除味去血处理;(3)将步骤2处理后的猪前夹瘦肉中加入上述辅料,搅拌均匀并腌制20分钟;(4)将步骤3处理后的猪前夹瘦肉中加入红苕粉,搅拌均匀;(5)在步骤4处理后的备料中加入煮沸的高汤,搅拌均匀至高汤不再流动并反复揉料至起泡为止;所述高汤为猪骨高汤;(6)在高汤中加入大头菜,熬制沸腾;(7)将步骤5处理后的备料加入步骤6所得高汤中,煮沸浮起,再行搅拌,加入适量的叶类蔬菜和番茄片,煮熟盛入盆中,放入葱花即可食用。为了保证腌制效果,步骤2所述除味去血处理是指将猪前夹瘦肉切成O.5^1. 5X0. 5^1. 5X 5 IOcm长的小条状,将重量份数为2份的老姜拍松,加料酒腌制1(Γ 5 分钟,倒掉血水;搅拌的最佳效果是步骤4所述搅拌均匀是指红苕粉均匀松散的附着在猪前夹瘦肉的表面;为了滑肉不白心,步骤5所述煮沸的高汤为90°C以上的高汤;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步骤5所述搅拌均匀至高汤不再流动并反复揉至起泡为止是指在备料加入高汤后先用工具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至高汤不再流动,待温度较低时用手进行反复揉料,至少揉料5 10分钟,直到备料起泡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手拍动时不粘手为止;为了保证滑肉的味道,步骤5所述备料与高汤按重量比为I : O. 3、. 5,步骤7所述备料与高汤按重量比为 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肉,其特征在于:该滑肉包括主料和辅料,按重量份计所述主料为700~720份,辅料为190~225份;所述主料包括猪前夹瘦肉和红苕粉,按重量份计所述猪前夹瘦肉为350~360份,红苕粉为350~360份;所述辅料包括老姜、胡椒粉、盐、花椒、菜籽油、料酒、蛋清、鸡精,按重量份计所述老姜为9~11份、胡椒粉为0.5~1.5份、盐为2~3份、花椒为1.5~2.5份、菜籽油为18~22份、料酒为18~22份、蛋清为140~160份、鸡精为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李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