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563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外圈组件、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组件包括第一外圈、外隔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带有法兰盘,所述外隔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分别与所述内圈的两个滚道相配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
技术介绍
双列角接触轴承主要用于高精密的CNC机械、精密工具机、产业机械、电子机械、输送机械、航天工业等要求高精度、高转速的滚珠丝杠上。现有的滚珠丝杆轴承,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一般采用配对轴承的形式,即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接触角为60°的轴承通过配对的方式组合而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背对背的配对形式,其可以承受的载荷和承载力矩最大,且具有较好的刚 性,能承受倾覆力矩,轴向定位最好。但是,其或多或少存有一定的轴向游隙,轴承的安装精度低,直接影响到机械整体的稳定性、噪音和精度,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能够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延长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外圈组件、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组件包括第一外圈、外隔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带有法兰盘,所述外隔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分别与所述内圈的两个滚道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的接触角为45°或6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为4个。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圈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采用集成了的轴承内外圈,且两个外圈中间采用隔圈来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可以提高轴承的安装精度,使轴承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的工作性能,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整体结构设计,可加大密封空间,使密封结构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圈组件,11、第一外圈,12外隔圈,121、注油孔,13、第二外圈,2、内圈,21、安装孔,3、滚动体,4、保持架,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外圈组件I、内圈2、滚动体3和保持架4,所述外圈组件I包括第一外圈11、外隔圈12和第二外圈13,所述第一外圈11带有法兰盘,适合法兰安装;所述外隔圈12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11和所述第二外圈13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1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121,本实施例中的注油孔121的数量为4个,可实现工作状态下的再润滑;所述第一外圈11与所述第二外圈13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4,所述保持架4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3,所述滚动体3分别与所述内圈2的两个滚道相配合。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的接触角为45°或60° ,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其中,所述内圈2与所述外圈组件I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内部注有润滑脂,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所述内圈2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1。本技术的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且承载力矩大,轴向定位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转速,噪音小,安装精度高。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采用集成了的轴承内外圈,且两个外圈中间采用隔圈来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可以提高轴承的安装精度,使轴承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的工作性能,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整体结构设计,可加大密封空间,使密封结构更加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组件、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组件包括第一外圈、外隔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带有法兰盘,所述外隔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分别与所述内圈的两个滚道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列角接触轴承的接触角为45°或6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为4个。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还设置有安装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包括外圈组件、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组件包括第一外圈、外隔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带有法兰盘,所述外隔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分别与所述内圈的两个滚道相配合。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C19/18GK202756430SQ20122028728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沈忠明, 蔡旭东, 郭静瑜, 刘云 申请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法兰的双列角接触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组件、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组件包括第一外圈、外隔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带有法兰盘,所述外隔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的中间,且所述外隔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下贯穿的注油孔,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的滚道处均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设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分别与所述内圈的两个滚道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忠明蔡旭东郭静瑜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