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53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减速带,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折叠式减速带折叠后占用的空间较大的问题。本折叠式减速带包括多块减速板,减速板能够沿同一方向依次连接成整体,相邻的两块减速板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减速板与连接件相铰接,且减速板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使两块减速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相互平行。本折叠式减速带折叠时,两块减速板能够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块减速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正对,减速板之间的空间较小,节省了本减速带折叠时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减速板通过连接销与连接件相铰接,取出连接销可以更换损坏的减速板,减速板的更换成本较低;连接销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塞,使减速板和连接件的连接更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
,涉及一种减速带,特别是一种折叠式减速带
技术介绍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减少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性。减速带主要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等入口处。通常,减速带被固定在路面上,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减速带的拆除和移动不方便,无法满足减速带灵活使用的需要。为了方便减速带的安装和搬运,人们设计开发了一种可折叠的减速带,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020118740. 2 ;授权公告号CN201610532U,该可折叠的减速带由多·块减速块组成,两减速块之间由带连接杆的铰链式的连接机构连接,减速块主要包括减速块主体和减速块主体底部的橡胶垫;带连接杆的铰链式的连接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减速块两侧的数个相互适配的卡槽和凸块、卡槽和凸块中的减速块连接孔和插入减速块连接孔中的连接杆。上述的可折叠的减速带上的连接杆能使减速块通过卷收的方式折叠,使减速带移动方便。但是,该可折叠的减速带存在的问题在于1、该折叠的减速带连接机构的卡槽和凸块处较为薄弱,经过汽车车轮的反复冲击容易发生损坏;2、该折叠的减速带无法完全卷曲,在收纳状态下占用的空间仍然较大,特别是减速块的数量较少时,两个减速块相对转动后仍然成一定的角度,无法达到理想的折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折叠式减速带,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折叠式减速带在折叠时占用的空间更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式减速带,本折叠式减速带包括多块减速板,所述的减速板能够沿同一方向依次连接成整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减速板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的减速板与上述的连接件相铰接,且减速板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使两块减速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相互平行。本折叠式减速带临时铺设在道路上,用于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根据临时需要使通过该路段的车辆减速。使用时,将本折叠式减速带展开使多块减速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铺设在道路上,起到使车辆减速的作用;不使用时,将减速板绕其与连接件的铰接处转动,使任意两块减速板的位置相互平行,实现减速带的折叠。这样的折叠方式,减速板之间的空间较小,便于减速带的运输和存放。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改变减速板的数量或者单块减速板的尺寸来实现,通用性好。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连接件呈长条形,所述的连接件的两侧均具有若干个凸块,所述的减速板的两端部具有与上述的凸块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凹槽;所述的连接件上具有贯穿上述的凸块的让位孔一,所述的减速带上具有贯穿减速板并与所述的凹槽相连通的让位孔二,且当凸块卡入凹槽内时上述的让位孔一和让位孔二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让位孔一和让位孔二内能够穿设一连接销。减速板能够绕连接销转动,改变减速板的相对位置,实现减速带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当其中一块减速板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时,将对应的连接销拆下,更换好新的减速板后重新装回,避免了整个减速带的报废,节省更换成本。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连接件的两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减速板的侧面平齐。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连接件两侧的凸块沿连接件的长边交错分布,且位于连接件两端部的凸块的侧面分别与连接件的两端面平齐。使减速带的两侧较为平難 iF. ο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连接销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塞,其中一个所述的保护塞与让位孔一紧配合,另一个所述的保护塞与让位孔二紧配合。保护塞能够防止连接销在使用过程中松脱导致减速板和连接件分离,更换减速板时需将保护塞拆下。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连接件两侧的凸块沿连接件的长边对称分布。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位于两端部的减速板上均具有拎手。便于使用者展开或者折叠减速带。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减速板采用塑料制成。减速板采用注塑成型,生产成本较低。在上述的折叠式减速带中,所述的减速板上具有防滑凸条。防止车轮与减速板表面接触时发生打滑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折叠式减速带的优点在于I、本折叠式减速带折叠时,两块减速板能够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块减速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正对,减速板之间的空间较小,节省了本减速带折叠时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2、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减速板通过连接销与连接件相铰接,取出连接销可以更换损坏的减速板,减速板的更换成本较低。3、本折叠式减速带的连接销的两端设置有保护塞,防止连接销在使用过程中松脱导致减速板和连接件分离,使减速板和连接件的连接更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中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折叠式减速带折叠过程的中间状态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折叠式减速带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另一个视角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减速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折叠式减速带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减速板和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本折叠式减速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中,I、减速板;11、凹槽;12、防滑凸条;2、连接件;21、凸块;3、让位孔一 ;4、让位孔_■ ;5、连接销;6、保护塞;7、怜手;8、反光月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折叠式减速带临时铺设在道路上,用于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根据临时需要使通过该路段的车辆减速。本折叠式减速带包括减速板I和连接件2。具体来说,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减速板I的数量为5块。减速板I沿同一方向依次连接成整体,每两块减速板I之间均设置有一连接件2,减速板I与对应位置的连接件2相铰接。减速板I采用塑料制成,注塑成型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减速板I上具有防滑凸条12,能够防止车轮与减速板I表面接触时发生打滑的现象。位于本折叠式减速带两端部的减速板I上均具有拎手7,便于使用者展开或者折叠减速带。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减速板I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如图6所示,连接件2呈长条形,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的两侧分别具有4个凸块21,且凸块21沿连接件2的长边交错分布。如图5所示,减速板I两端部均具有凹槽11,且该凹槽11的位置和形状分别与连接件2两侧的凸块21对应。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2上具有贯穿凸块21的让位孔一 3,减速带上具有贯穿减速板I并与凹槽11相连通的让位孔二 4。如图7所述,当减速板I和连接件2配合时,连接件2上的凸块21分别卡入减速板I上对应的凹槽11内。让位孔一 3和让位孔二 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连接销5穿设在让位孔一 3和让位孔二 4内,使减速板I与连接件2相连,且减速板I能够绕连接销5的中心线转动。凸块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和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减速板I的两侧均具有呈箭头形的凹陷部,每个凹陷部内均粘接有反光膜8。如图I和图7所示,连接件2两端部的凸块21的侧面分别与连接件2的两端面平齐,位于连接件2两端部的凸块21的侧面分别与连接件2的两端面平齐。当连接件2与减速板I连接在一起时,使整个减速带的侧面更加平整。如图7所示,连接销5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塞6,本实施例中,连接销5 —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减速带,本折叠式减速带包括多块减速板(1),所述的减速板(1)能够沿同一方向依次连接成整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减速板(1)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2),所述的减速板(1)与上述的连接件(2)相铰接,且减速板(1)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使两块减速板(1)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减速带,本折叠式减速带包括多块减速板(I),所述的减速板(I)能够沿同 >一方向依次连接成整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减速板(I)之间设置有一连接件(2),所述的减速板(I)与上述的连接件(2)相铰接,且减速板(I)能够绕铰接处转动使两块减速板(I)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式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2)呈长条形,所述的连接件(2)的两侧均具有若干个凸块(21),所述的减速板(I)的两端部具有与上述的凸块(21)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凹槽(11);所述的连接件(2)上具有贯穿上述的凸块(21)的让位孔一(3),所述的减速带上具有贯穿减速板(I)并与所述的凹槽(11)相连通的让位孔ニ(4),且当凸块(21)卡入凹槽(11)内时上述的让位孔一(3)和让位孔ニ(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让位孔ー(3)和让位孔ニ(4)内能够穿设一连接销(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