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安全带提醒开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包括插锁、提醒开关、线束,所述的插锁包括上锁壳、下锁壳、按钮组件、复位弹簧、锁体机构组件、顶杆,其特征在于:提醒开关设在插锁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之间,提醒开关右侧的两根接线柱位于插锁的上、下锁壳的右侧的缺口处,插锁外的线束的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提醒开关的两根接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微动开关结构代替簧片式开关机构,并采用顶杆这种机械式的触动机构来触发微动开关,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开关适配器的机械结构,有效地固定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在受力时,不会被顶偏或者脱离开关适配器,避免提醒装置的失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安全带提醒开关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主要的乘员约束保护装置,是目前最有效的被动安全装置,安全带的单独佩戴可以减少45%左右的死亡率,然而,在我国车用安全带使用率却很低。2005年,经实地调查得到的我国乘用车驾驶员座位安全带佩戴率仅为68%,比发达国家乘用车佩戴率都要低。为改变驾驶员不佩戴安全带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机构,用来提醒驾驶员在开车之前,佩戴好安全带。因此,在安全带的插锁上设计了安全带提醒装置,其基本功能就是能在乘员没有正确地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通过非 强制的方式来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乘用车安全带佩戴率。以下现有专利申请的提醒开关I.专利《CN200610106382. IB安全带装置》;2.专利《CN200710038375. 7A 一种强制佩戴安全带的方法》;3.专利《CN201020701249. 2 一种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上述三个专利所涉及的典型结构是提醒开关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和受粉尘影响,虽然第一个专利加了保护套,其成本会有所上升。而专利号ZL 200920069301. 4的一种座位安全带提醒开关,申请的是簧片式接触开关,在锁舌未插入时,簧片接触,线路导通,未佩戴安全带会有警示音,锁舌插入,线路断开,警示音消失,此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是对簧片的电镀要求很高,由于缺乏密封结构,暴露在空气中,若有异物落在两个簧片之间,或者簧片接触不良,即使不插入锁舌,也会出现没有警示音的情况,不能实现提醒乘员佩戴安全带的作用。还有些BB2提醒开关是采用电路板的设计,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开关适配器来固定微动开关,并安置于插锁中上锁体上方的既有空间内,通过机械式触动来避免提醒装置的失效。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包括插锁、提醒开关、线束,所述的插锁包括上锁壳、下锁壳、按钮组件、复位弹簧、锁体机构组件、顶杆,其特征在于提醒开关设在插锁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之间,提醒开关右侧的两根接线柱位于插锁的上、下锁壳的右侧的缺口处,插锁外的线束的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提醒开关的两根接线柱。所述的提醒开关包括微动开关和开关适配器,所述的开关适配器采用一平台,平台下方至少设有两个下卡钩,开关适配器的下卡钩与插锁中锁体机构组件的上锁体的边缘卡接,在平台的上表面上固定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左侧设有触点,微动开关右侧设有两根接线柱。在开关适配器的平台的上表面中间设有一凹槽,微动开关的底部嵌入凹槽内,凹槽的前后两侧的平台上分别设有上卡钩,两个上卡钩的钩部卡在微动开关前后两侧的上方,凹槽的右侧的平台上还设有挡块,微动开关右侧的两根接线柱分别从挡块的前后两侧穿过后连接位于壳体外的线束的两个接线端。所述的平台的前后两侧还设有缺口,在对应两个缺口处的上锁壳内分别设有垂直向布置的定位柱,两根定位柱分别插入到相应的两个缺口内。在挡块的前、后两侧的平台上还分别设有边挡块,前后两块边挡块与挡块之间设有间隙,且前、后两块边挡块之间的间距小于前后两个上卡钩之间的间距,前后两块边挡块的左侧面以及挡块的左侧面与凹槽的右侧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平台下方的前后部分别设有下卡钩,两个下卡钩相向设置,两个下卡钩分别与锁体机构组件的上锁体的前后两边卡接。对应下锁壳右部前后两侧卡边处的平台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随形于卡边形状的开孔。 在开关适配器的平台的左边的前后位置还分别设有豁槽口,前后两个豁槽口分别向左对应卡设在锁体机构组件右部所设的前后两个锁扣边上。插锁的顶杆的右端沿顶杆的轴向设一圆形沉孔,在圆形沉孔处的顶杆前后两侧壁上还开设有通孔,在圆形沉孔内设有凸台销,凸台销的右部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凸起部,一缓冲弹簧的左端套设在圆形沉孔内的凸台销外,凸台销的前后两个凸起部分别穿过缓冲弹簧的左部的间隙后嵌入前后两个通孔内,缓冲弹簧的右端连接触点销,所述的触点销对应微动开关的触点。所述的触点销采用T形结构,位于缓冲弹簧内的触点销的环壁上设有凸起,凸起嵌设在缓冲弹簧的右部的间隙内。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I、可以有效提醒驾驶员和乘员在开车前及时佩戴安全带,有效发挥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2、采用微动开关结构代替簧片式开关机构,并采用顶杆这种机械式的触动机构来触发微动开关,价格成本优于磁簧开关和霍尔开关,且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开关性能更稳定可靠,明显由于敞开式的簧片结构;3、开关适配器的机械结构,有效地固定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在受力时,不会被顶偏或者脱离开关适配器,避免提醒装置的失效;4、对顶杆的结构改造及凸台销上的凸起部,可以有效地固定缓冲弹簧,防止缓冲弹簧脱落;同样触点销上的凸起也能避免其从缓冲弹簧内脱落;5、通过装配缓冲弹簧在顶杆的圆形沉孔内,在顶杆接触微动开关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实现缓冲,避免了顶杆直接接触微动开关所受到的冲击力,保持了机构的稳定性,减小了顶杆直接接触微动开关导致的开关位置偏移而出现的提醒装置失效;6、通过焊接的线束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不易被拉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上锁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触点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开关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开关适配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按钮组件、锁体机构组件、开关适配器的组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上锁壳与按钮组件、锁体机构组件、开关适配器的组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组配产品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现有的插锁主要由按钮组件I、上锁壳2、下锁壳11、锁体机构组件10所构成,其下锁壳11的右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边11-1,其锁体机构组件的右部设有上锁体101,在上锁体101的左侧的锁体机构组件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锁扣边102。本技术在现有的汽车安全提醒开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微动开关6内置于插锁的上、下锁壳内,该微动开关6既要牢固、稳定地固定于插锁内,又要方便微动开关6地更换。因此,本技术中设置了一个用于固定微动开关6的开关适配器7,而且该开关适配器7也要能方便地与插锁连接、拆装。主要考虑如下几点I、开关适配器要不易脱落,能够承受较大推力。2、顶杆要能够装配缓冲弹簧,在与微动开关接触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与微动开关接触,避免了顶杆与微动开关的触点直接接触和受力。3、采用闭合式微动开关结构,避免以往簧片式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往簧片式结构容易锈蚀,由于接触点是开放式漏置在外的,容易受到异物的影响而导致开关不导通。实施例I本例中将开关适配器7设于锁体机构组件10的上锁体101上方,所述的开关适配器7采用一平台7-1,在平台7-1的上表面中间设有一凹槽7-6,将微动开关6的底部嵌入凹槽7-6内,微动开关6的左侧设有触点6-1,微动开关6右侧设有左、右两根接线柱6-2,凹槽7-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卡钩7-4,两个上卡钩7-4的钩部卡住微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包括插锁、提醒开关、线束,所述的插锁包括上锁壳、下锁壳、按钮组件、复位弹簧、锁体机构组件、顶杆,其特征在于:提醒开关设在插锁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之间,提醒开关右侧的两根接线柱位于插锁的上、下锁壳的右侧的缺口处,插锁外的线束(8)的两个接线端(8?1)分别连接提醒开关的两根接线柱(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包括插锁、提醒开关、线束,所述的插锁包括上锁壳、下锁壳、按钮组件、复位弹簧、锁体机构组件、顶杆,其特征在于提醒开关设在插锁的上锁壳与下锁壳之间,提醒开关右侧的两根接线柱位于插锁的上、下锁壳的右侧的缺ロ处,插锁外的线束(8)的两个接线端(8 -1)分别连接提醒开关的两根接线柱(6-2)。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醒开关包括微动开关(6)和开关适配器(7),所述的开关适配器(7)采用一平台(7-1),平台(7-1)下方至少设有两个下卡钩(7-3),开关适配器(7)的下卡钩(7-3)与插锁中锁体机构组件的上锁体(101)的边缘卡接,在平台(7-1)的上表面上固定微动开关(6),微动开关(6)的左侧设有触点(6-1),微动开关(6 )右侧设有两根接线柱(6-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开关适配器(7)的平台(7-1)的上表面中间设有ー凹槽(7-6),微动开关(6)的底部嵌入凹槽(7-6)内,凹槽(7-6)的前后两侧的平台上分别设有上卡钩(7-4),两个上卡钩(7-4)的钩部卡在微动开关(6)前后两侧的上方,凹槽(7-6)的右侧的平台上还设有挡块(7-5),微动开关(6)右侧的两根接线柱分别从挡块(7-5)的前后两侧穿过后连接位于壳体外的线束(8)的两个接线端(8-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ー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7-1)的前后两侧还设有缺ロ(7-2),在对应两个缺ロ处的上锁壳(2)内分别设有垂直向布置的定位柱(2-1 ),两根定位柱(2-1)分别插入到相应的两个缺ロ(7-2)内。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改进的汽车安全带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挡块(7-5)的前、后两侧的平台上还分别设有边挡块(7-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