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及钻模筒,钻模筒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钻模筒侧壁上设有二个压紧螺钉,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和左右壁面上的定位平面的若干定位柱,所述调位装置包括设在钻模筒后端面上的挡板及设在挡板上的调节螺钉,在所述钻模筒的内筒壁轴向上还设有通过钻模孔的排屑槽所述排削槽槽宽大于钻模孔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钻孔准确,固定稳定方便,而且由于钻两个结构孔时只需一次固定,因而钻孔的对称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管机中的离合器加工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技术背景如图1,为绕管机中常用的一种离合器齿轮4,齿轮设在离合器端部,在其外圆壁体上需要钻两个对称分布的结构孔41,由于外圆壁体为圆形,钻孔时对其定位比较困难,如采用外购的专用圆形件固定设备,需要根据实际的零件定制,则不仅时间较长,投资比较大,而且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比较容易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方便稳定、节约成本的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钻模筒,所述钻模筒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用以调整离合器齿轮位置,在钻模筒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压紧螺钉,用以将离合器齿轮紧固在钻模筒内,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和左右壁面上的定位平面的若干定位柱,从而可将钻模筒定位在底板上。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调位装置包括设在钻模筒后端面上的挡板及设在挡板上的调节螺钉,通过旋转调节螺钉来调整离合器齿轮的固定位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钻模筒的内筒壁轴向上还设有通过钻模孔的排屑槽,以排除钻孔时产生的粉屑,所述排削槽槽宽大于钻模孔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钻模孔外端设有导向斜面,方便钻头伸进和取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钻模筒筒壁侧面上的压紧螺钉为前后设置的两个。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离合器齿轮钻结构孔时,只需要将离合器齿轮套入钻模筒,再通过调为装置调节离合器齿轮的钻孔位置,然后旋紧压紧螺钉再卡入底板的定位柱之间即可进行钻孔,完成后取出再翻转后卡入底板的定位柱之间进行另一对称结构孔的钻孔,完成后松开压紧螺钉取出离合器齿轮箱即可,钻孔准确,固定稳定方便,而且由于钻两个结构孔时只需一次固定,因而钻孔的对称度高,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离合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实施例的立体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钻模筒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及钻模筒2,钻模筒2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21,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22和定位平面23,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调位装置包括设在钻模筒后端面24上的挡板32及设在挡板32上的调节螺钉31,通过旋转调节螺钉31来调整离合器齿轮4的固定位置,挡板32通过螺钉28固定在钻模筒后端面24上,后端面24上设有安装孔27。在钻模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压紧螺钉5,用以将离合器齿轮紧固在钻模筒内,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24和左右定位平面22的六根定位柱6,从而可将钻模筒定位在底板上。为了便于排除钻孔时产生的粉屑,在钻模筒的内筒壁轴向上还设有通过钻模孔21的排屑槽24,所述排削槽25的槽宽大于钻模孔21的宽度。为了方便钻头伸进和取出,所述钻模孔21外端设有导向斜面26。本技术对离合器齿轮4钻结构孔时,只需要将离合器齿4轮套入钻模筒1,再通过调为装置调节离合器齿轮的钻孔位置,然后旋紧压紧螺钉5再卡入底板的定位柱6之间即可进行钻孔,完成后取出再翻转后卡入底板的定位柱之间进行另一对称结构孔的钻孔,完成后松开压紧螺钉取出离合器齿轮箱即可,本技术钻孔准确,固定稳定方便,而且由于钻两个结构孔时只需一次固定,因而钻孔的对称度高。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因而对于不同型号的离合器齿轮可分别制作对应的固定装置,同时可多制作一个或多个用以备用,快速方便,能随时配合生产上的即时需要,不会因为固定装置的故障而耽误生产。本技术也适用与其它圆形管件的钻孔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及钻模筒(2),所述钻模筒(2)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21),钻模筒筒壁的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22)和定位平面(23),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在钻模筒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压紧螺钉(5),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24)和左、右壁面上的定位平面(23)的定位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装置包括设在钻模筒后端面(24)上的挡板(32)及设在挡板上的调节螺钉(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模筒(1)的内筒壁轴向上还设有通过钻模孔(21)的排屑槽(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模孔(21)外端设有导向斜面(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模筒筒壁侧面上的压紧螺钉(5)为前后设置的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及钻模筒,钻模筒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钻模筒侧壁上设有二个压紧螺钉,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和左右壁面上的定位平面的若干定位柱,所述调位装置包括设在钻模筒后端面上的挡板及设在挡板上的调节螺钉,在所述钻模筒的内筒壁轴向上还设有通过钻模孔的排屑槽所述排削槽槽宽大于钻模孔的宽度。本技术钻孔准确,固定稳定方便,而且由于钻两个结构孔时只需一次固定,因而钻孔的对称度高,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B23B47/28GK2887498SQ20062010370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应富, 蓝建华 申请人:许晓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齿轮钻底孔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及钻模筒(2),所述钻模筒(2)上、下筒壁上设有对称的钻模孔(21),钻模筒筒壁的上、下壁面和左、右壁面上分别设有定位平面(22)和定位平面(23),在钻模筒后端设有调位装置,在钻模筒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压紧螺钉(5),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以定位钻模筒后端面(24)和左、右壁面上的定位平面(23)的定位柱(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富,蓝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