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893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8:23
一种油泵,其包括第一溢流通道,该第一溢流通道形成在泵室(58)的侧表面(60)上,以在液压腔(54)全部位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液压腔(54)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连通。因此,当液压腔(54)经过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预定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经由第一溢流通道(76)溢出至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所以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值维持在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内的压力值。结果,抑制了流体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经由内周齿(48)和外周齿(42)之间的空间流入液压腔(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压排出通道和低压排出通道的车用内齿轮式油泵。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小高压力排出侧的容积效率的技术。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 2009-127569 (JP-A-2009-127569)描述了一种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其具有主动齿轮,其具有外周齿且设置为能够绕轴线旋转;环形从动齿轮,其设置为能够绕从所述轴线偏移的偏移轴线旋转,并且通过该从动齿轮可旋转地驱动;泵室,其 容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以及壳体,其具有高压排出通道和低压排出通道,高压排出通道和低压排出通道以沿周向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方式通向泵室的侧表面,以从泵室内排出流体(8卩,油)。在该车用内齿轮式油泵中,通过内周齿和外周齿之间的啮合间隙沿周向形成的多个液压腔随着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旋转而在预定旋转方向上运动,使得在液压腔的容积减小的过程中,液压腔依次与高压排出通道和低压排出通道连通。通过液压压力调节装置、例如设置在低压排出通道的下游侧的调节器,低压排出通道中的液压流体在与高压排出通道中的液压流体合流以及维持在低液压压力之间切换,低液压压力相比较而言低于高液压压力排出通道中的液压压力。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18 JP 2010-1400161.一种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包括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具有外周齿并且设置成能够绕轴线旋转; 环形从动齿轮,所述环形从动齿轮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的所述外周齿啮合的内周齿,且设置成能够绕从所述轴线偏移的偏移轴线旋转,并且由所述主动齿轮可旋转地驱动;泵室,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容置在所述泵室内;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高压排出通道和低压排出通道,所述高压排出通道和所述低压排出通道以沿周向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方式通向所述泵室的侧表面,以将流体从所述泵室内排出, 其中,当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旋转时,通过所述内周齿和所述外周齿之间的啮合间隙沿周向形成的多个液压腔沿预定旋转方向运动;并且 在所述液压腔的容积减小的过程中,所述液压腔与所述高压排出通道和所述低压排出通道连通, 所述车用内齿轮式油泵的特征在于包括 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形成在所述泵室的侧表面中,以在多个所述液压腔中的预定液压腔全部位于所述高压排出通道和所述低压排出通道之间时,使所述预定液压腔与所述高压排出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其中 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所述高压排出通道设置在所述低压排出通道的后方;并且所述溢流通道包括外周向槽或者内周向槽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当所述预定液压腔全部位于所述高压排出通道与所述低压排出通道之间时,所述外周向槽从所述高压排出通道的沿所述旋转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形勇介水野嘉博服部雅士伊藤正泰大越直树森贤一铃木雅彦铃木文武山口秀信柴田春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兴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