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抗单粒子翻转效应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
技术介绍
静态随机存储单元(SRAM单元)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存储器,它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目前业界最常见SRAM单元结构为六管SRAM,如图1所示,它由6个晶体管组成。其中PMOS晶体管P11和NMOS晶体管N11构成第一反相器INV1,PMOS晶体管P22和NMOS晶体管N22构成第二反相器INV2。两个反相器交叉互锁,即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S1与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即PMOS晶体管P22和NMOS晶体管N22的栅极)相连,INV2的输出端S2与INV1的输入端Q(即PMOS晶体管P11和NMOS晶体管N11的栅极)相连。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S1通过第二传输门晶体管N24与位线相连,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S2通过第一传输门晶体管N13与位线BL相连,而两个传输门晶体管均为NMOS管,其栅极均由字线WL控制,当字线WL为高电位“1”时,传输门晶体管导通,SRAM单元进入读写状态。然而,当SRAM单元工作于辐射环境中时,高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NMOS传输门晶体管,其源极/漏极耦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第一位线,栅极耦接字线;第二NMOS传输门晶体管,其源极/漏极耦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第二位线,栅极耦接所述字线;以及第一本征MOS管,其源极/漏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与第二反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NMOS传输门晶体管,其源极/漏极耦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第一位线,栅极耦接字线;第二NMOS传输门晶体管,其源极/漏极耦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第二位线,栅极耦接所述字线;第一本征MOS管,其源极/漏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二本征MOS管,其源极/漏极耦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漏极/源极耦接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栅极耦接于所述字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PMOS晶体管与第一NMOS晶体管,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极接电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少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