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汽车前照灯壳体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进气孔处设有干燥装置,出气孔处设有抽气装置,湿度传感器与汽车的ECU信号连接,汽车的ECU又与一继电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控制汽车前照灯壳体内湿度,消除冷凝起雾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前照灯长时间开启时会产生高温,车灯壳体内外会形成较大温差,并导致较大的内外气压差,长期高温高压会影响车灯寿命,因此车灯壳体需要设置通气结构以平衡内外温差及压差。车灯壳体内温度较高,气压较大,壳体内热气需向外排出;当车灯温度下降时,壳体内气压降低,会吸收外界气体以恢复气压。但是在天气潮湿时,吸入车灯内的气体湿度较高,进入车灯后易凝结成水汽,从而影响车灯的照明效果。为此,有些汽车前照灯的后盖处设置多个通气管来进行进排气,通过较长的通气管路来防止水汽凝结,但这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由于其结构复杂,安装和使用起来都颇为不便。公开号为CN201028450Y的技术于2007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全密封式前大灯,包括带有透气孔的壳体、灯泡、内塞、后盖板和外部防尘罩,内塞与透气孔的端面之间设有由尼龙材料制成的半透膜层。该技术可解决现有汽车前大灯存在的壳体密封性能明显下降、内部经常会出现水汽凝结的缺点,然而尼龙材料具有受热易变形,易老化的缺点,应用于大灯内,又会带来因长期受热而缩短自身使用寿命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前照灯不易消除水汽凝结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及时阻止潮湿空气进入,保持汽车前照灯壳体内干燥,有效消除前照灯冷凝起雾现象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壳体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进气孔处设有干燥装置,出气孔处设有抽气装置,湿度传感器与汽车的ECU信号连接,汽车的ECU又与一继电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感应汽车前照灯壳体内的湿度,若湿度超过引起前照灯起雾的阈值时,则触发继电器,继电器控制抽气装置提供换气动力,将壳体内的湿热空气排出,与此同时,为达到气压平衡,从进气孔吸入相对低温的空气,并经所述干燥装置除湿后进入灯内,保证了壳体内的干燥度,防止汽车前照灯起雾。作为优选,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将进排气孔设置于汽车前照灯的壳体两侧,可增加气流的有效流通面积,防止壳体内出现气流盲区。作为优选,所述的干燥装置内设有硅胶干燥剂。用干燥及去除水分的干燥方式较为经济易行,硅胶干燥剂可重复利用,可有效延长本通气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强干燥效果,且安全环保。作为优选,所述的干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气孔处。用干燥剂干燥的方式使用成本较低,但干燥剂需要经常更换或取出再生,因此用可拆卸的干燥装置可以方便干燥剂的及时更换。作为优选,所述的干燥装置为蜂窝状干燥转轮。蜂窝状干燥转轮可有效增大气流与干燥剂的接触面积,增强干燥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抽气装置为微型风机。微型风机体积小,耗电小,用在汽车前照灯上对装配影响不大,使用成本也较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自动控制汽车前照灯壳体内湿度,消除冷凝起雾现象。本技术配置有干燥装置和抽气装置,能通过排出湿气和补入干燥空气形成封闭区域内气体流动,取得快速除湿效果,从而防止灯上冷凝起雾。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进气孔,3-出气孔,4-湿度传感器,5-蜂窝状干燥转轮,6_微型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 I上设有进气孔2和出气孔3,进气孔2和出气孔3分别位于汽车前照灯的壳体I的两侧。 壳体I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4,进气孔2处设有带干燥剂的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为一为蜂窝状干燥转轮5,此蜂窝状干燥转轮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气孔处。所述的干燥装置内的干燥剂为硅胶干燥剂。出气孔3处设有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为微型风机6。湿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汽车ECU的输入端连接,而汽车ECU的输出端与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的触点则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使用时要先在湿度传感器4上把能触发湿度传感器4的极限湿度值设置成触发阈值,此触发阈值根据季节和气温的不同也要相应变动。在干燥的天气情况下,汽车前照灯的壳体I内部通过进气孔2和出气孔3均与外部大气连通,壳体I内部湿度与大气湿度相等, 由于壳体I内部湿度值低于湿度传感器4的触发阈值,因此湿度传感器4未被触发,微型风机不会启动,汽车前照灯的壳体I内外通过自然的气压差维持气体交换;当在潮湿的天气情况下,壳体I内部湿度高于湿度传感器4的触发阈值时,湿度传感器4被触发,微型风机6 启动,将原先进入壳体I内的潮湿空气向外排,出气孔3处空气只出不进,势必造成内部气压下降,因此外部空气就在压差作用下从进气孔2补入,而补入的新鲜空气要经过所述的干燥装置干燥,因此最终进入到壳体I内部后都已成为湿度低于湿度传感器4触发阈值的空气,这样,原有的湿气被逐渐排出,干燥空气又源源不断地补入,最终壳体I内部空气的湿度被控制在正常水平上,不致发生冷凝起雾。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I)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I)上设有进气孔(2)和出气孔(3),其特征是壳体(I)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4),进气孔(2)处设有带干燥剂的干燥装置,出气孔(3)处设有抽气装置,湿度传感器(4)与汽车的ECU信号连接,汽车的ECU又与一继电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其特征是进气孔(2)和出气孔(3)分别位于壳体(I)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装置内设有硅胶干燥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进气孔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装置为蜂窝状干燥转轮。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其特征是抽气装置为微型风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汽车前照灯壳体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进气孔处设有干燥装置,出气孔处设有抽气装置,湿度传感器与汽车的ECU信号连接,汽车的ECU又与一继电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本技术能自动控制汽车前照灯壳体内湿度,消除冷凝起雾现象。文档编号F21S8/10GK202747200SQ2012203819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韩妍娜, 顾伟明 申请人: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照灯的通气结构,设于汽车前照灯(1)上,汽车前照灯的壳体(1)上设有进气孔(2)和出气孔(3),其特征是壳体(1)围成的腔内设有湿度传感器(4),进气孔(2)处设有带干燥剂的干燥装置,出气孔(3)处设有抽气装置,湿度传感器(4)与汽车的ECU信号连接,汽车的ECU又与一继电器信号连接,所述的继电器与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妍娜,顾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