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加工用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3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相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加工的刀具,它包括刀具主体(12;12′)、切削部分(10;10′)和紧固装置(11;36;11′,36′),其中刀具主体具有前表面(24;24′),而切削部分具有支承表面(16;16′),它们被设置成基本在径向平面(R)内可拆卸地相互紧靠,所述主体具有刀柄部分(40;40′),而所述切削部分至少具有一个整体的切削刃(19),其特征在于,前表面(24;24′)和支承表面(16;16′)包括配合的凸台(30)和凹穴(26),它们是为了将加工期间的切削力传向刀柄部分而设置的,而紧固装置则是为通过设置在切削部分中的中心螺纹部份(34)对切削部分朝着前表面方向施加作用而设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切削加工用的刀具,它包括刀具主体、切削部分和紧固装置。刀具主体具有前表面,而切削部分具有支承表面,它是为可拆卸地、基本在径向平面内与前表面相互紧靠而设置的。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分开的刀具刀头、切削部份、刀具主体以及制造刀具刀头或切削部分的方法。先前已知道对不同类型的切削加工刀具采用可互换切削刃。但是该技术当其成为围绕其纵向轴线而旋转的铣削和钻削刀具时,由于强度技术原因而具有实际限制。由US-A-4684298已知道一种钻头,它具有可拆卸切削部分,该切削部分采用两个设置在钻头中心线相对两侧的螺丝固定在钻头主体上。在已知的钻头中,螺丝将钻孔时产生的扭力转送至钻头主体。这样的钻头具有一系列缺点,部分是因为它成为超静定的,这通过套在螺丝上的套筒得以解决,还部分是由于螺丝需要占据空间,迫使切削部分包含的烧结硬质合金减少,从而增加形成裂纹的倾向。此外,螺丝受到剪切力,且切削部分的更换也很麻烦。此外,先前由EP-B1-0358901提供了一种钻头,它采用至少一个螺丝将可拆卸的切削部分固定在钻头主体上,而螺丝则是相对钻头旋转轴线偏心地设置。切削部分带有两个可转位的切削刀片,导向钻头通过中心而延伸。该已知钻头具有上述相同的缺点。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铣削或钻削刀具的实施例,它具有可更换的切削刃,从而所述实施例消除了现有刀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刚性刀具,最好是用于钻削或铣削的,其中切削部分楔合地与刀具主体配合,从而夹紧力将随着进刀力的增加而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最好是用于钻削或铣削的,其中切削部分牢固地被中心紧固装置所夹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最好是用于钻削或铣削的,其中切削部分能容易地进行更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和一种切削部分,其中凹槽的优越性与注射成型烧结硬合金的生产相结合的。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和一种切削部分,其中即使刻有凹槽的配合表面之一被磨损,切削部分的放置也不会倾斜。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和一种切削部分,其中轴向或切向的切削力是分布在一个大的表面上的,因而切削部分破损的风险减少。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刀具和一种切削部分,其中即使在刀具主体磨损后,切削部分和刀具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也是可忽略的。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生产切削部分或刀具刀头的方法,从而几何形状外观的自由度基本是不受限止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已通过参考附图提出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刀具、刀具刀头及切削部分而达到。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钻削刀具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切削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切削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切削部分的顶视图。图5是切削部分的底视图。图6和7是沿图4中A-A线和B-B线的剖面图。图8是图1中钻头刀头的放大图。图9、10和11是图8中配合支承表面的放大剖面图。图12和1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刀具的替代实施例。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刀具的实施例是所谓的螺旋钻头,该钻头包括刀具刀尖或切削部分10、拉杆11、钻头主体12和螺母13。在切削部份10的远离钻头主体12的端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切削刃19,该刃的设计根据应用的范围而定。这样,当它是一把端面铣刀时,切削刃或若干切削刃基本为直线,且与切削部分的纵向中心轴线相平行,当它是一把圆头槽铣刀时,则切削刃是圆形的。切削部份10的正前端部展示了一条用于钻孔的刃19。刀具的外观及应用范围可有很多变化。切削部分10由硬质材料制成,最好由渗碳碳化物(硬质合金)制成,如用注射模压渗碳碳化物制成则更好,它包括两个上间隙表面15、支承表面16和连接这些面的第一曲面17和第二曲面18。所有这些表面和有关的边缘都由相同材料,即最好由注射模压渗碳碳化物制成。第二曲面或排屑槽18和间隙表面15之间的交线形成主切削刃19,最好通过加强倒棱(未表示)而形成。第一曲面17和排屑槽18之间的交线形成辅助切削刃20。排屑槽或者可用直排屑槽与钻头主体配合。切削部分最好还包括去心表面21,它到达切削部份的中心,并如图6所示,与刀具的旋转轴线22形成角δ。角δ位于40至50°的范围内,最好为45°。切削部份的最大直径是辅助切削刃20的径向最外点之间的直径距离D。切削部分的高度基本与距离D相同,以便使切屑对切削部分和钻头主体之间的接合处的磨损达到最小。支承表面16的最大直径d最好小于直径D,以便在加工时获得间隙。冲洗孔23基本与旋转轴线22平行,它从支承表面16穿过切削部分到达相应上间隙表面15的小孔。冲洗孔设置在位于轴线22两侧的直线1上。在支承表面16上设置有若干分隔的、基本相同和平行的凹槽或螺脊30。如图8所示,这些螺脊在横截面上形成基本为正弦的曲线,该曲线绕着基本位于平行表面29A、29B的平面中的一条线行进,并将在下文结合图9对此加以说明。螺脊是长条形的,沿着支承表面16而延伸。螺脊30还具有两个侧面32A、32B,它们相切地与底部31连接。底部可由一尺寸约为0.2至0.4毫米的半径来描绘。侧面相互构成锐角ε。该角ε位于40°至80°的范围内,最好在55°与60°之间。在螺脊30的每侧设置有齿顶或曲面33A、33B。每一曲面通过光滑过渡相切地与相关的侧面连接。每一螺脊可基本与直线1平行,或与直线1构成锐角。每一螺脊与直线K形成角φ,该线与排屑槽的径向最外点在支承表面16的切削刃的侧边相交。角φ约为0°至90°,最好为30°至60°。螺脊具有高度h和最大的宽度W。螺脊30的数目间接地取决于切削部分的直径D,并在2至20之间变动,例如在直径为18毫米的钻头上约设置了9条螺脊。支承表面16是设置在切削部分面向钻头主体12的端部上的,该表面设置有第一啮合装置14,在所示实施例中,此装置14包括螺纹凹穴34和截头锥形导向表面35。在拉杆11面向切削部分的另一端设置有附加的外螺纹部分36,紧随其轴向后方的是一锥形膨胀块37,该块用于与第一啮合装置14配合。在运行状态下,螺纹凹穴34与该另一螺纹部分36相配合。在拉杆11的另一端还设置的外螺纹部分,它与设置有健槽夹子38的柱形螺母13相配合。螺母插入于钻头主体刀柄部分40的内孔39中,其中螺母和刀柄部分包括配合的径向接触表面41。此接触表面41给予螺母在拧紧时的轴向支承。内孔同轴地与钻头主体中的较小的中心通道相连接,所述通道向前延伸,并中心地终止于钻头主体的前表面24。钻头主体设置有冲洗通道23A,它们沿着螺旋路径,旋转轴线22相距基本相等的距离,随着钻头刃带而行进。钻头主体具有螺丝形状的排屑槽18A或直线型排屑槽,这些排屑槽可穿过主体或穿过部分主体而延伸。在钻头主体12面向切削部分10的端部设置有表面24,该表面是设置成紧靠着切削部分10的支承表面的。前表面的最大直径小于切削部分的最大直径D,但最好与切削部分的最小直径d相等。前表面设置有若干分隔的、相同的凹穴或凹槽26,它们的横截面基本为一梯形。凹槽是长条形的,并基本沿着整个前表面而延伸。每一凹槽可基本与直线1平行,或与直线1形成锐角。每一凹槽与直线K形成角φ,该线与排屑槽的径向最外点在前表面24的切削刃侧边相交。此角φ约为0°至90°,最好为30°至60°。每一凹槽26具有两个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尼·卡尔松约翰尼·布鲁恩
申请(专利权)人:塞科机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