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头以及用于该钻头的一种切削镶刃。该钻头包括一钻杆,该钻杆包括至少两个排屑槽和至少两个镶刃槽。周边镶刃的工作刀刃横向突起,确定钻孔的直径,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位于钻杆的周边的径向内部。切削镶刃的工作刀刃在转动轴线与周边之间的一区域重叠。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向里伸展,有一部分伸过钻头的转动轴线。中心镶刃有四个切削镶刃,其前角面形成至少一个前角。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的前角在重叠区比在钻头的转动轴线处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金属工件中钻孔的一种钻头以及用于这种钻头的一种切削镶刃。在现有的上述那种钻头中,该钻头上有方形可转位镶刃。该钻头包括一中心镶刃和一同样的周边镶刃。该中心镶刃与该钻头的转动轴线重叠,而该周边镶刃与该中心镶刃重叠。该中心镶刃的每一角部包括一倒角,该倒角在工作位置时与该转动轴线重叠。该中心镶刃转位时原先位于中心的所述倒角在转位后也进入工作位置,从而该切削镶刃的切削工作不如新切削镶刃轻快。这就是说,每一切削镶刃实际上只有两个非磨损刀刃,因此不经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头,其切削镶刃有四个刀刃,转位进入工作位置后磨损部并不降低切削轻快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四个刀刃的轻快切削镶刃。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钻头,该钻头包括一钻杆,该钻杆包括至少两个直线形或螺旋形排屑槽和一方形中心镶刃和一周边镶刃的至少两个镶刃槽,该周边镶刃的工作刀刃横向突起,从而在一排屑槽中排屑时确定钻杆的孔径,该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位于钻杆的该周边的径向内部而经第二排屑槽排屑,切削镶刃的所述工作刀刃在该转动轴线与该周边之间的一区域互相重叠,该中心镶刃的所述工作刀刃向里伸展到并最好有一部分伸过钻头的转动轴线,所述切削镶刃有四个切削镶刃,其前角面形成至少一个前角,其特征在于,方形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的前角在该重叠区Z比在该钻头的转动轴线处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钻头中的中心镶刃,包括大致为方形的一顶平面和一底平面以及连接这两个平面的侧面,所述底平面小于该顶平面,从而该切削镶刃获得一正切削几何形状,其中,侧面的顶边形成刀刃,所述中心镶刃包括四个角部,每一角部有一平分线,所述切削镶刃的前角面形成至少一个前角,其特征在于,每一角部在其平分线的两边不对称;该方形中心镶刃的工作刀刃的前角在该平分线的一边比在该平分线的另一边大。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钻头的工作端的侧视图;图2为该工作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切削镶刃的平面图;图4为沿图3中IV-IV线剖取的剖面图;图5和6分别为沿图3中V-V和VI-VI线剖取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切削镶刃的剖面图;图8为沿图7中VIII-VIII线剖取的剖面图;图9和10分别为沿图7中IX-IX和X-X线剖取的剖面图;图11简示中心镶刃与周边镶刃的重叠。图1和2示出一圆柱形钻杆11,其前部有两个镶刃槽分列在该钻头的中心线CL的两边。14和15为螺旋形排屑槽。两镶刃槽都有中心孔供锁定螺丝(未示出)旋入,以便以公知方式把切削镶刃夹紧在镶刃槽中。这些镶刃槽包括一位于钻杆11的圆周的径向内部的中心镶刃槽和一终止在该钻杆的圆周上的周边镶刃槽。这些镶刃槽在钻杆11中设计成它们具有不同的轴向后角,从而与两切削镶刃一起钻出整个孔径。每一切削镶刃槽包括一切向支撑面、一轴向支撑面和一径向支撑面。这些支撑面设计成使得切削镶刃呈正切削几何形状。该切向支撑面与一通过中心线CL的径向平面大致平行。该中心镶刃槽供一中心镶刃16镶嵌其中,该镶刃的工作刀刃26A沿轴向突出在其镶刃槽之外,以便切削位于中心的材料。该周边镶刃槽供一方形周边镶刃17镶嵌其中,该镶刃的工作刀刃26B沿径向突出在钻杆之外,从而确定钻头的孔径。该周边镶刃槽和周边镶刃17与钻杆11的中心线CL斜交成一约为2-3°的锐角,以便该周边镶刃获得必需的后角。此外,钻杆11中有若干槽道34、35把冲洗液送到切削区,以便切屑经排屑槽14、15排出。图3-6示出一镶嵌在钻杆的上述中心镶刃槽中的可转位镶刃16。该切削镶刃16大致呈方形,包括互相平行的一顶平面22和一底平面23。平面22、23由等长的侧面24连接。底平面23比顶平面22短,因此该切削镶刃获得正后角。侧面24与顶平面22的交线构成四个主刀刃26,在每一次钻孔操作时只有其中的一个刀刃26A工作而切削工件。四个主刀刃26的延长线的四个交点之间的对角线在该中心镶刃的四个角部27形成平分线B。该主刀刃26包括第一斜刃28、第二斜刃29和中间刀刃126。在主刀刃26的一端第一斜刃28与中间刀刃126连接,该中间刀刃转而在主刀刃26的另一端与第二斜刃29连接。第一斜刃28与该镶刃的最好为直线的中间刀刃126的延长线相交成第一锐角β1,而第二斜刃29与刀刃126的延长线相交成第二锐角β2。第一锐角β1约为25°,第二锐角β2约为25°。不同主刀刃26的斜刃28和29相交在平分线B处或该平分线旁。刀刃面24与一与主刀刃26连接的加强倒角30之间的内角称为刃角,它在刀刃126和第一斜刃28部位比在第二斜刃29部位小,这在图5和6中看得最清楚。在斜刃28和29上使用不同刃角的理由在于,第一斜刃28在钻孔时因与钻头中心的转动轴线重叠而切削速度为零或很低。因此,若该刃角较大、即为91-110°、最好为94°的钝角,则可提高斜刃28的强度。换句话说,该斜刃和加强倒角与一与刀刃126相交的平面构成一负角γ,所述角约为15°。第二斜刃29与刀刃126一样,其切削速度比第一斜刃高,因此无需用倒角加强,因此其刃角选择成锐角,即小于90°,但最好大于75°。工作刀刃26A最好由直线中间刀刃126构成,但刀刃126也可稍稍凸起或下凹地不连续。第一前角面31与第二斜刃29和中间刀刃126的加强倒角30的径向内刃连接,该前角面用作断屑而呈凹槽32的形状。该凹槽32可与其他独立的突起或凹座互相组合。该凹槽32有明显的交线。该前角面31与一通过加强倒角30的平面或与一垂直于未示出的工件的表面的直线构成一前角α1。该前角α1为5-20°。该凹槽32还与顶平面22连接。第二前角面33与第一斜刃28连接,该前角面的形状大致呈平面。该前角面33构成一约为0°的前角α2,以便加强该角部。该前角面33还经一下凹脊36与顶平面22连接。因此这意味着,前角在刀刃需要加强处为中性,而在刀刃需要轻快切削处为正。为此可沿刀刃126和29在角部27相对第一前角面31抬高第二前角面33。换句话说,方形中心镶刃16的工作刀刃26A的前角α1、α2在平分线B的一边比在该平分线的另一边大。但应看到,互相邻接的两斜刃28、29并不用来同时切削材料,而是斜刃28在钻孔时与所连接的中间刀刃126以及相邻一角部27处的第二斜刃29配合。切削镶刃16的长度、即两平行中间刀刃126之间的距离标为L,L在图3切削镶刃中约为8mm。图7-10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切削镶刃16’,在图7-10中,相同部件的标号不变。切削镶刃16’的尺寸可减小,距离L约为6mm,厚度也更薄。切削镶刃16’与上述切削镶刃的一部分不同之处在于,前角面33’以同一平面与顶平面22连接;凹槽32没有明显的交线。此外,第一锐角β1约为30°,第二锐角β2约为30°。下面结合图1、2和11说明该钻头的工作情况。切削镶刃16和17位于该钻头的中心线CL的两边而相隔约180°,它们的工作主刀刃26A和26B互相配合切削一工件而形成一稍大于钻杆11的直径的孔40,同时它们的非工作主刀刃的侧面24支撑在两镶刃槽的轴向和径向支撑面上。图11简示出两切削镶刃如何在转动轴线CL的一边分别进行切削工作。中心镶刃槽中的中心镶刃16或16’在进刀方向F上离周边镶刃17的轴向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头,该钻头包括一钻杆(11),该钻杆包括至少两个直线形或螺旋形排屑槽(14,15)和一方形中心镶刃(16;16’)和一周边镶刃(17)的至少两个镶刃槽,该周边镶刃(17)的工作刀刃(26B)横向突起,从而在一排屑槽(15)中排屑时确定钻杆的孔径,该中心镶刃(16;16’)的工作刀刃(26A)位于钻杆(11)的该周边的径向内部而经第二排屑槽(14)排屑,切削镶刃(16,17;16’,17)的所述工作刀刃(26A,26B)在该转动轴线(CL)与该周边之间的一区域(Z)互相重叠,该中心镶刃(16;16’)的所述工作刀刃(26A)向里伸展到并最好有一部分伸过钻头的转动轴线(CL),所述切削镶刃有四个切削镶刃(26),其前角面(31)形成至少一个前角(α1,α2),其特征在于, 方形中心镶刃(16;16’)的工作刀刃(26A)的前角在该重叠区(Z)比在该钻头(10)的转动轴线(CL)处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德里克兰贝里,
申请(专利权)人:塞科机床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