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2148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头,其包括:刀体,具有呈圆柱形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排屑结构,所述刀体远端设有装夹槽;刀片,镶装于所述装夹槽中;所述刀片具有配置于所述刀体远端的周向上且在刀体径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刀片部;所述每一个刀片部具有面对钻头旋转方向的正面和背对钻头旋转方向的背面,所述装夹槽包覆同一个刀片部背面的面积大于正面的面积。所述装夹槽包覆同一个刀片部背面的面积大于包覆同一个刀片部正面的面积,既为设置于刀片部正面前方的槽口让位了更多排屑空间,也保证了刀片部工作受力时背部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
本申请大致涉及钻削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钻头,尤其是用于钻削诸如石材等硬质材料的钻头。
技术介绍
通常,利用钻削工具对加工对象进行钻孔。对于材质较硬的加工对象,例如石材、混凝土、砖、高强度复合材料等,通常利用冲击钻(例如石工钻)来钻孔,冲击钻所用的冲击钻头通常具有镶装在刀体远端的硬质合金刀片。硬质合金刀片由于具有高硬度而能够打穿各种硬质材料。在现有的冲击钻头设计中,通常相对于钻头旋转方向而言在硬质合金刀片后侧留有大块刀体材料,以便强力支撑硬质合金刀片。在这种设计中,没有为切屑留下足够的空间,因此无法高效地将切屑排出。这导致钻头的工作条件较为恶劣,例如产生较高的噪音和热量,使得钻头寿命减少,并且可能导致加工精度低。另一方面,在有的设计中为了提高排屑效率,在硬质合金刀片后侧的刀体材料中去除部分材料形成通向排屑槽的空间,使得刀体对刀片的支撑作用减弱,这会导致在钻削时刀体远端临时或永久变形,而刀片偏离其原位甚至可能从刀体脱落。因此,需要对现有钻头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钻头,其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排屑效率。为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头,其包括:刀体,具有呈柱形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排屑结构,所述刀体远端设有装夹槽;刀片,镶装于所述装夹槽中;所述刀片具有配置于所述刀体远端的周向上且在刀体径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刀片部;所述每一个刀片部具有面对钻头旋转方向的正面和背对钻头旋转方向的背面,所述装夹槽包覆同一个刀片部背面的面积大于包覆正面的面积。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钻头在位于所述刀片部背面后侧的刀体部分中具有与排屑结构相通的槽口,所述刀片部的正面构成所述槽口的一部分,从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看,所述槽口位于所述柱形刀体的投影区域内。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刀片部正面与相邻的刀片部背面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邻近刀体轴线的正交叉点,所述刀片部正面与装夹槽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正面支撑点,所述刀片部背面与其相邻刀片部正面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邻近刀体轴线的背交叉点,所述刀片部背面与装夹槽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背面支撑点,所述正交叉点至正面支撑点的距离定义为正面参考长度,所述背交叉点至背面支撑点的距离定义为背面参考长度,所述背面参考长度是所述正面参考长度的1.2至2倍。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刀体远端(及组设于所述刀体远端的刀片部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刀片部的背交叉点同时也是与所述刀片部背面相邻的刀片部的正交叉点,所述与刀片部背面相邻的刀片部具有和刀片部相同的正面参考长度。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刀片部正面与相邻的刀片部背面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正交叉点,所述刀片部正面与装夹槽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正面支撑点,所述刀片部背面与其相邻刀片部正面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背交叉点,所述刀片部背面与装夹槽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背面支撑点,所述正交叉点至正面支撑点的距离定义为正面参考长度,所述背交叉点至背面支撑点的距离定义为背面参考长度,所述钻头在刀体周向上等分设置有四个刀片部,所述刀片部背面垂直于相邻刀片部正面;从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看,所述位于刀体远端的两个相邻刀片部之间的刀体端面投影面积大于以正面参考长度和背面参考长度为两个直角边的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背面支撑点位于所述刀体外径上,并且背面支撑点向后的刀体外轮廓上具有与刀体外径重合的支撑段。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背面支撑点在刀体远端延伸有大体平行于所述刀体轴线的支撑线。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两个相邻的刀片部之间的刀体端面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的外轮廓线投影总体呈直线过渡、外凸的圆弧过渡或者内凹的圆弧过渡。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刀体远端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的投影大致呈多角形,所述钻头在邻近多角形各顶角处设有相应数目的刀片部,所述刀片部在钻头旋转方向上向相邻的多角形各顶角的同一侧偏置。根据本申请,所述装夹槽包覆同一个刀片部背面的面积大于包覆同一个刀片部正面的面积,既为设置于刀片部正面前方的槽口让位了更多排屑空间,也保证了刀片部工作受力时背部的支撑。附图说明下面将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来更彻底地理解并认识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钻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刀体和刀片分离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沿图1中A箭头所示方向观察的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钻头对应图3位置的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钻头对应图3位置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钻头远端部分的改进,尤其适用于在远端设有硬质合金刀片的钻头,例如冲击钻头、石工钻头、玻璃钻头、多功能钻头等。在本申请中,所谓“远侧”是指朝向将要钻入加工对象中的钻头部位的方向,“近侧”是指朝向将要被装夹在电动钻削工具本体中的钻头部位的方向。如本领域中所公知,钻头通常包括远侧的刀体和近侧的刀柄两部分,刀体是用来在加工对象中钻削出孔的部分,刀柄用于装夹在电动钻削工具本体中。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行实施方式。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时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其中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钻头的刀体10的主体呈圆柱形,当然也可以是未示出的扁圆柱形、棱柱形等。排屑结构通常由工具钢以轧制、铣削等加工方式在刀体10上产生。图1中所示的排屑结构是围绕刀体中心轴线L螺旋延伸的螺旋槽106。螺旋槽106的旋向取决于钻头工作时的旋转方向R,即促使切屑在排屑槽中沿着朝向近侧的方向移动。排屑槽的侧壁与刀体10外周面之间可以形成锋利的刮削刃,以使得刀体对所形成的孔具有刮削作用。对于加工硬质对象的钻头,通常在刀体10的远端装有硬质合金刀片20。利用硬质合金刀片,能够钻削硬质或复杂材质的对象,例如石材、混凝土、砖、硬质塑料、较软的金属等等,并且能够提高钻削速度。此外,通过精选刀片的材料和构造,能够有效地减小切削阻力,减少崩刀可能性,保持良好的耐磨性(例如刀片可以设计成具有自刃磨结构)。刀片20常用的材料有碳化钨合金、钨钴钛合金等,通常由粉末材料在模具中烧结而形成,然后由金刚石打磨出精确的尺寸,再通过粘合、钎焊等方式镶装于刀体远端101设置的装夹槽102中,从而与刀体10形成一体。所述刀片20的远侧部分和左右侧部分别从刀体10的远侧表面突伸出一定尺寸。刀片20被镶装于所述装夹槽102中,并受到刀体10材料的支持。刀片20的远端形成中心尖角形式的刀尖25,以有利于钻头相对于加工对象定心以及随后的钻入。刀体远端101则可以形成与刀尖形状大体相符的斜度,以有利于对刀片20的支持。然而,刀体10的远端面也可以是平的,而不设置该斜度。请主要参阅图3所示,从钻头远端沿着钻头轴向看(沿着图1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亦即刀体远端的轴向视图),所述刀片20具有配置于所述刀体远端101的周向上(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刀体外周方向)且在刀体10径向延伸的四个刀片部201。所述每一个刀片部201具有面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正面202和背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背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钻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其包括:刀体(10),具有呈柱形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排屑结构(106),所述刀体远端(101)设有装夹槽(102);刀片(20),镶装于所述装夹槽(10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0)具有配置于所述刀体远端(101)的周向上且在刀体(10)径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刀片部(201);所述每一个刀片部(201)具有面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正面(202)和背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背面(203),所述装夹槽(102)包覆同一个刀片部(201)背面(203)的面积大于包覆正面(202)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其包括:刀体(10),具有呈柱形的主体,主体上开设有排屑结构(106),所述刀体远端(101)设有装夹槽(102);刀片(20),镶装于所述装夹槽(10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0)具有配置于所述刀体远端(101)的周向上且在刀体(10)径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刀片部(201);所述每一个刀片部(201)具有面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正面(202)和背对钻头旋转方向(R)的背面(203),所述装夹槽(102)包覆同一个刀片部(201)背面(203)的面积大于包覆正面(202)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在位于所述刀片部背面(203)后侧的刀体部分中具有与排屑结构(106)相通的槽口(103),所述刀片部(201)的正面(202)构成所述槽口(103)的一部分,从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看,所述槽口(103)位于所述柱形刀体(10)的投影区域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部正面(202)与相邻的刀片部背面(203’)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邻近刀体轴线(L)的正交叉点(P1),所述刀片部正面(202)与装夹槽(1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正面支撑点(P2),所述刀片部背面(203)与其相邻刀片部正面(2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邻近刀体轴线(L)的背交叉点(P3),所述刀片部背面(203)与装夹槽(1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背面支撑点(P4),所述正交叉点(P1)至正面支撑点(P2)的距离定义为正面参考长度(L1),所述背交叉点(P3)至背面支撑点的(P4)距离定义为背面参考长度(L2),所述背面参考长度(L2)是所述正面参考长度(L1)的1.2至2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远端(101)及组设于所述刀体远端(101)的刀片部(201)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刀片部(201)的背交叉点(P3)同时也是与所述刀片部背面(203)相邻的刀片部的正交叉点,所述与刀片部背面(203)相邻的刀片部具有和刀片部(201)相同的正面参考长度(L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部正面(202)与相邻的刀片部背面(203’)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正交叉点(P1),所述刀片部正面(202)与装夹槽(1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正面支撑点(P2),所述刀片部背面(203)与其相邻刀片部正面(2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一个背交叉点(P3),所述刀片部背面(203)与装夹槽(102)相交并在刀体远端轴向视图上形成背面支撑点(P4),所述正交叉点(P1)至正面支撑点(P2)的距离定义为正面参考长度(L1),所述背交叉点(P3)至背面支撑点的(P4)距离定义为背面参考长度(L2),所述钻头在刀体(10)周向上等分设置有四个刀片部(201),所述刀片部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燕周龙A·马西莫洪滨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