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件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机取件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线束机检测完成后,多通过人工方式取出物件,采用人工方式取出物件,存在以下缺点1、取件时间长,效率低,影响后续的物件检测。2、取件十分麻烦,不能做到物件准确的夹持,容易造成物件的脱落。3、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且操作人员经过长时间的取件,人的手臂容易与装置碰触,造成机器损坏或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机检测完成后,多通过人工方式取出物件,取件时间长,效率低,取件麻烦,容易发生危险事故,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准确夹持线束物件并取出的线束机取件机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机取件机构,包括底座和后板,在底座的上方连接有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板、横向线轨、竖向夹爪、横向夹爪、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后板的前端设置有横向线轨,所述前板能够沿横向线轨水平滑动,前板上部前端通过上斜槽和固定把手连接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前端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端设置有竖向夹爪,在前板下部前端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机取件机构,包括底座和后板,在底座的上方连接有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板、横向线轨、竖向夹爪、横向夹爪、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后板的前端设置有横向线轨,所述前板能够沿横向线轨水平滑动,前板上部前端通过上斜槽和固定把手连接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前端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端设置有竖向夹爪,在前板下部前端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轴伸入到设置于第二气缸下方第二支架的凹槽内,在第二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横向夹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邹兴怀,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艾博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