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介孔材料固定靶蛋白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758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介孔材料固定靶蛋白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介孔材料固定化蛋白,装入色谱柱,制备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筛选模型,将对靶蛋白具有代表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溶于缓冲液作为流动相,每隔固定的时间进样饱和浓度的底物,收集出峰馏分,固定次数后将流动相换成不含抑制剂的缓冲液,每隔固定时间进样饱和浓度的底物,收集出峰馏分,所述馏分分别冷冻干燥,溶于水,用分析型色谱柱分离底物和产物,纪录产物的峰面积;绘制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的抑制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再采用制备的模型将待筛选中药水提物溶于缓冲液中作为流动相。根据产物的峰面积判断中药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及抑制的过程、类型。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在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药物筛选是现代药物开发过程中测试和获取特定生理活性化合物的一个步骤,是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手段从大量化合物或者新化合物中选择对某一特定作用靶点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的过程。药物靶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酶作为药物靶点具有很多优势,且已获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传统利用靶蛋白为靶点进行中药筛选,一般都采用将靶蛋白与底物/中药水溶液混合孵育一段时间,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值,从而进行抑制剂的筛选,这种方 法酶容易失活,而且筛选结果可靠度不高,且无法判断抑制类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将靶蛋白与底物/中药水溶液混合孵育一段时间,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值,进行抑制剂的筛选,这种方法靶蛋白容易失活,且筛选结果可靠度不高,无法判断抑制类型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 :制备固定化靶蛋白采用物理吸附法,将靶蛋白溶于的最适pH的缓冲液中,加入介孔材料,冰浴条件下搅拌孵育;步骤B :制备固定化靶蛋白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介孔材料固定靶蛋白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固定化靶蛋白:采用物理吸附法,将靶蛋白溶于的最适pH的缓冲液中,加入介孔材料,冰浴条件下搅拌孵育;步骤B:制备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筛选模型:以水为流动相,将步骤A所述固定化靶蛋白装入色谱柱中,构成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筛选模型;步骤C:验证步骤B制备的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模型的有效果性;首先,选择对靶蛋白具有代表性抑制作用的抑制剂;再将步骤B制备的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模型连接液相色谱仪,将一定量的固定化靶蛋白抑制剂溶于与步骤A中所述缓冲液pH相同的缓冲液中作为第一流动相;其次,开启液相色谱仪,用所述第一流动相平衡柱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荣继王慧亨顾昊胡英慧安静邓玉林孟薇薇孟世英王丰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