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烯糖与醇类化合物的加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22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烯糖与醇类化合物的加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应;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c)采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步骤b)得到的中性反应液,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三苯基膦氢溴酸盐作为催化剂,其酸性相对较小,使烯糖的加成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效率,而且烯糖能够充分反应,提高了烯糖加成产物的得率;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催化剂,不溶解产物,所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第二有机溶剂清洗反应液去除催化剂,提高了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活及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同时糖也在生命体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与核酸、蛋白质一起并称为三大生命物质。近年来,随着糖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糖类药物的高度重视,糖化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化学家与科研小组投入到对糖化学的研究中。由于糖类药物大多数都作用于细胞表面,而不进入细胞内部,因此这类药物对于整个细胞、进而对整个机体的干扰,要比进入细胞质、 细胞核内的药物小得多,就这一点而言,糖类药物应该是毒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另外,它作为药物或原料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原料便宜、易得,具有天然的手性以及结构多样性。因此, 糖类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糖类药物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糖类药物中的核苷类药物,它是现阶段公认的最具有抗病毒潜能的化合物。如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M)、阿德福韦(adefovir, ADV)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已被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这些药物在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恢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从而使肝病得以稳定并有效阻止或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及中国SFDA相继批准了替比夫定(lelbivudine,LTD)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由于替比夫定呈现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抗HBV复制活性,而对人DNA聚合酶无影响,因此替比夫定的出现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新的选择。在上述糖类药物合成以及有机反应中,烯糖作为重要中间体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烯糖是不饱和单糖的最重要的一种衍生物,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寡糖、低聚糖、 碳水化合物、糖苷、核苷类化合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根据双键位置来划分,不饱和糖可分为端基不饱和糖和非端基不饱和糖,其中非端基不饱和糖包括2,3-烯,3,4-烯, 4,5-烯,5,6-烯等。端基不饱和糖是端基碳与相邻碳原子间有一双键的糖衍生物,端基不饱和糖统称为烯糖(有些书中称为糖烯)。由于烯糖及其衍生物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能,很多化学家对其合成也不断进行研究,目前关于烯糖的制备和烯糖的加成有多种方法。在现有技术中,烯糖与醇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一般采用盐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然而,这种方法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的纯度和得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得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a)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c)采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步骤b)得到的中性反应液,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优选的,所述醇类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广5。优选的,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8的液态烷烃。优选的,所述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的摩尔比为I: (Γ10): (O. 02 O. 15)。优选的,所述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的摩尔比为I: (3^8): (O. 05 O. 12)。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加成反应的温度为30°C 50°C。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加成反应的时间为ltT5h。优选的,所述步骤b)为采用碱性化合物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所述碱性化合物为碳酸盐、碳酸氢盐或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的加成反应在惰性气体中进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以下步骤a)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应;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c)采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步骤b)得到的中性反应液,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采用三苯基膦氢溴酸盐作为催化剂,完成烯糖和醇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后,将得到的产物采用第二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得到烯糖的加成产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催化剂的三苯基膦氢溴酸盐的酸性相对较小,使烯糖的加成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效率,而且烯糖能够充分反应,提高了烯糖加成产物的得率;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催化剂能够溶解于第二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却不溶于第二有机溶剂,所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有机溶剂清洗反应液去除催化剂,提高了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的纯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提高烯糖与醇类化合物加成产物的纯度和得率。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烯糖加成产物的纯度可达97. 5%,产物的得率可达93. 5%。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c)采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步骤b)得到的中性反应液,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现有技术采用盐酸作为催化剂,其酸性相对较大,由于烯糖对酸不稳定,较大酸度的盐酸不利于烯糖的加成反应;而且在加成反应后的后处理中,没有有效地去除催化剂的方法,使得到的加成反应产物的纯度和得率较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采用三苯基膦氢溴酸盐为催化剂,将得到的加成反应的反应液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催化剂相对酸性较小,有利于催化烯糖的加成反应,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使烯糖能够更加完全的反应,提高了得到的产物的得率;而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催化剂,不溶解反应产物,从而使得催化剂从反应产物中析出,提高了烯糖加成反应产物的纯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提高烯糖加成反应产物的纯度和得率。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应。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惰性气氛下进行所述加成反应,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惰性气氛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惰性气氛即可,如氮气气氛、氦气气氛等;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的混合顺序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先将烯糖溶解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得到烯糖的第一有机溶剂溶液,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也可以先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先混合,再将得到的混合物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本发专利技术对所述烯糖的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制,适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烯糖,如所述烯糖可以为L-阿拉伯烯糖、D-葡萄烯糖或D-核糖烯等;所述醇类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优选为广5,更优选为2 4,最优选为叔丁醇;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优选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正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的摩尔比优选为I: (Γιο): (O. 02 O. 15),更优选为 I: (3 8) : (O. 05 O.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烯糖与醇类化合物的加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烯糖、醇类化合物和三苯基膦氢溴酸盐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进行加成反应;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反应液的pH值调至中性;c)采用第二有机溶剂清洗所述步骤b)得到的中性反应液,得到反应产物;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的液态烷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地源刘顶王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圣泉唐和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