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浩钟专利>正文

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91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它的主动弹簧与弹簧取力固定架露出制动臂壳体的部分连接或接触,主动弹簧紧贴安装在主动盘的外端,主动盘固定安装主动调整轴上,主动调整轴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与主动调整轴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调整轴上;主动调整轴上的主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上的主动蜗轮啮合或者是主动调整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从动调整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和从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固定紧配合,从动调整轴安装在壳体内,从动蜗杆与从动蜗轮啮合。采用了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后,能使汽车在行驶中把制动与制动间隙的调整合成一体,连续完成,并始终保持在最佳的间隙值上,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压制动的汽车用于自动调整车轮制动器的间隙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
技术介绍
现在国内使用的汽车气压制动的制动臂,在行驶中因制动蹄片的磨损,经常需要停车后用人工调整制动臂上的蜗杆来调整制动间隙(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本书简称制动间隙),以达到规定的范围,而驾驶员在驾车时,不知道制动间隙增大了多少,有很多驾驶员根本不知道制动间隙是多大,怎样旋转制动臂上的蜗杆才能达到规定的间隙。所以,有的驾驶员在认定自己所驾的车应该调整制动间隙时,将汽车开到汽车修理厂去调整制动间隙。然而现在的汽车修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程度也因人而异,对汽车气压制动的原理要求(前轮制动应比后轮制动先来,同桥位的制动间隙一致,后轮的制动力比前轮的制动力大,紧急制动时,不出现摆头和甩尾现象,减速制动时转向不沉重)也理解不同,导致很多调整后的气压制动的汽车在行驶中出现制动摆头、制动单边、制动甩尾等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绝大多数驾驶员都希望有种能够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装置安装在汽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在行驶中能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气压制动的制动臂,同时能使汽车在行驶中保证最佳的制动间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主动弹簧与弹簧取力固定架露出制动臂壳体的部分连接或接触,主动弹簧紧贴安装在主动盘的外端,主动盘固定安装主动调整轴上,主动调整轴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与主动调整轴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调整轴上;主动调整轴上的主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上的主动蜗轮啮合或者是主动调整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从动调整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和从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固定紧配合,从动调整轴安装在壳体内,从动蜗杆与从动蜗轮啮合。为了使车轮制动器能够自动调整间隙,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弹簧取力固定架固定在制动分泵上或固定在分泵支架上压缩主动弹簧张开的角度,被压缩后的主动弹簧回位时推动主动盘旋转;主动弹簧拨动主动盘时是单向拨动的,主动盘在调整间隙时是单向旋转的。为了保证制动间隙在调整后的稳定性,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壳体与主动调整轴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为了保证制动间隙的调整精度,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主动调整轴上有主动盘和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从动调整轴上有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和从动蜗杆;主动调整轴的转速与从动调整轴的转速比小于I。本技术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采用了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后,能使汽车在行驶中把制动与制动间隙的调整合成一体,连续完成,并始终保持在最佳的间隙值上,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节约了修车时间,节省了修车费用,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用齿轮传动调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用蜗杆和蜗轮传动调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弹簧取力固定架固定在自动分泵上并与主动弹簧3露出制动臂壳体I的部分连接或接触,主动弹簧3紧贴安装在主动盘6的外端,主动盘6固定安装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安装在壳体I内,壳体I与主动调整轴9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固定在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7上的主动蜗轮啮合或者是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齿轮5与从动调整轴上的从动齿轮4啮合;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4和从动蜗杆2与从动调整轴7固定紧配合,从动调整轴7安装在壳体I内,从动蜗杆2与从动蜗轮8啮合;从动蜗轮8的内齿与制动凸轮的连接齿连接。为了使车轮制动器能够自动调整间隙,弹簧取力固定架固定在制动分泵或分泵支架上压缩主动弹簧3张开的角度,来推动主动盘6,主动弹簧3拨动主动盘6时是单向拨动的,主动盘6在调整间隙时是单向旋转的。为了保证制动间隙在调整后的稳定性,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的壳体I与主动调整轴9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为了保证制动间隙的调整精度,主动调整轴9上有主动盘6和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从动调整轴7上有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4和从动蜗杆;主动调整轴9的转速与从动调整轴7的转速比小于I。本技术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在液压制动的汽车上安装好后,当制动间隙超过规定后制动时,主动弹簧3张开的角度被固定在制动分泵支架上的弹簧取力固定架压缩,松开制动后,主动弹簧3推动主动盘6转动,带动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蜗轮或从动齿轮4跟着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转动,使从动蜗杆2也跟着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转动,继而使从动蜗轮8带动制动凸轮转动,推动制动蹄片扩张,完成了制动间隙的自动调難iF. 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其特征在于:它的主动弹簧(3)与弹簧取力固定架露出制动臂壳体(1)的部分连接或接触,主动弹簧(3)紧贴安装在主动盘的外端,主动盘(6)固定安装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与主动调整轴(9)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固定在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7)上的主动蜗轮啮合或者是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齿轮(5)与从动调整轴(7)上的从动齿轮(4)啮合;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4)和从动蜗杆(2)与从动调整轴(7)固定紧配合,从动调整轴(7)安装在壳体(1)内,从动蜗杆(2)与从动蜗轮(8)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式自动调整制动臂,其特征在于它的主动弹簧(3)与弹簧取力固定架露出制动臂壳体(I)的部分连接或接触,主动弹簧(3)紧贴安装在主动盘的外端,主动盘(6)固定安装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安装在壳体(I)内,壳体(I)与主动调整轴(9)的安装位置处安装有自动锁止装置,主动蜗杆或主动齿轮(5)固定在主动调整轴(9)上;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蜗杆与从动调整轴(7)上的主动蜗轮啮合或者是主动调整轴(9)上的主动齿轮(5 )与从动调整轴(7 )上的从动齿轮(4)啮合;主动蜗轮或者从动齿轮(4)和从动蜗杆(2)与从动调整轴(7)固定紧配合,从动调整轴(7)安装在壳体(I)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钟徐正伟余虹仪徐園植徐毓艺
申请(专利权)人:徐浩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