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21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金属粉末冶铸斗使得金属粉末喷出流速较低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包括斗身,所述斗身上开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开有漏料孔,所述斗身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盲孔的开口端设置在斗身的顶面上,所述盲孔底部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漏料孔与盲孔的最低处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盲孔底部采用弧形,上部的压力能最大限度的传递到底部,使底部喷出漏料孔的金属粉末能获得更大的初速度,从而使金属粉末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粉末冶铸斗如图1所示,斗身1为倒置的圆台形,斗身1内开有盲孔2,盲孔2底部为平面,盲孔2的底部开有漏料孔3,斗身的底部设有半球形的固定部,漏掉孔穿过固定部。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金属粉末对盲孔底部冲击较大,从漏料孔喷出的金属粉末流速较低,而且半球形的固定部在实际使用时的定位也并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金属粉末冶铸斗使得金属粉末喷出流速较低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包括斗身,所述斗身上开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开有漏料孔,所述斗身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盲孔的开口端设置在斗身的顶面上,所述盲孔底部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漏料孔与盲孔的最低处相通。优选的,所述斗身底部设有定位凸台,所述漏料孔穿过定位凸台;通过凸台定位,更加准确。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台为倒置的圆台形;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定位操作方便。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台的底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角过渡;方便与定位槽配合。优选的,所述漏料孔的上部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漏料孔的下部为圆柱形;使喷出的金属粉末能获得更大的初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盲孔底部采用弧形,上部的压力能最大限度的传递到底部,使底部喷出漏料孔的金属粉末能获得更大的初速度,从而使金属粉末产品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金属粉末冶铸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为本技术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的实施例,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包括斗身1,所述斗身1上开有盲孔2,所述盲孔2的底部开有漏料孔3,所述斗身1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盲孔2的开口端设置在斗身1的顶面上,所述盲孔2底部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漏料孔3与盲孔2的最低处相通,所述斗身1底部设有定位凸台4,所述漏料孔3穿过定位凸台4,所述定位凸台4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定位凸台4的底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角过渡,所述漏料孔3的上部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漏料孔3的下部为圆柱形。待喷出的金属粉末加入到盲孔2内,并向中心的漏料孔3出滑动,这样使得上部给的压力能尽量多的集中在漏料孔3上,使喷出的金属粉末具有较大的初速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金属粉末产品的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包括斗身(1),所述斗身(1)上开有盲孔(2),所述盲孔(2)的底部开有漏料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身(1)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盲孔(2)的开口端设置在斗身(1)的顶面上,所述盲孔(2)底部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漏料孔(3)与盲孔(2)的最低处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包括斗身(1),所述斗身(1)上开有盲孔(2),所
述盲孔(2)的底部开有漏料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身(1)为倒置的
圆台形,所述盲孔(2)的开口端设置在斗身(1)的顶面上,所述盲孔(2)
底部的纵截面为弧形,所述漏料孔(3)与盲孔(2)的最低处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粉末冶铸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身(1)底
部设有定位凸台(4),所述漏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剑武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诚惠耐火材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