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换挡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967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换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7)与固定底板(2)铰接,摆臂(7)长端与换挡软轴(9)通过第一摆臂连接点(6)铰接,短臂端与变速箱横式换挡杆通过第二摆臂连接点(8)铰接,固定底板(2)固定在变速箱(1)的壳体上,球头连接反螺纹双头螺柱,反螺纹双头螺柱与转动轴之间有钢套,和自润滑铜套,转动轴穿过摆臂(7)和固定板固定在变速箱(1),球头与变速箱横式换挡杆铰接,使整个机构有高度调节性,从而使变速箱能灵活应用。通过杠杆及旋转的原理改变力的传递,从而改善车辆的换挡操纵。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对螺杆的应用,使整个结构具有可调节性和可维护性,从而提高整车的行驶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横式换挡杆的变速器换挡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使用横式换挡杆变速箱,由于换挡杆的接触点和约束点较多,而且本身质量较大,导致控制灵活度不高。另外,由于在采用横式换挡杆的情况下,如不使用其他变向连接机构,车辆换挡机构的换挡软轴需要弯曲90°才能与变速箱上的横式换挡杆相连接。以上两个因素使得换挡机构无法灵活操纵的同时,还由于软轴的弯曲而增加的摩擦力使得换挡操纵存在较大的困难,同时产生选挡不清晰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换挡操纵机构的软轴和变速箱的横式换挡杆之间加入一个转换机构。机构采用了杠杆原理,应用铰链、球头、拉杆、螺杆等方式,使整个机构有高度的可调节性,从而可在不同型号的变速箱能够灵活应用。该机构不仅能将在整个操纵机构中起到增力的作用,而且可以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在提高装配精度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机构的可调节性。使得车辆的换挡操纵更舒适、自然。本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一种变速换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与固定底板铰接,摆臂长端与换挡软轴通过第一摆臂连接点铰接,短臂端与变速箱横式换挡杆通过第二摆臂连接点铰接,固定底板固定在变速箱的壳体上,球头连接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换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7)与固定底板(2)铰接,摆臂(7)长端与换挡软轴(9)通过第一摆臂连接点(6)铰接,短臂端与变速箱横式换挡杆通过第二摆臂连接点(8)铰接,固定底板(2)固定在变速箱(1)的壳体上,球头连接反螺纹双头螺柱,反螺纹双头螺柱与转动轴之间有钢套,和自润滑铜套,转动轴穿过摆臂(7)和固定板固定在变速箱(1),球头与变速箱横式换挡杆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侃陈子军彭雄祥梁滔唐拥军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