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刺球状镍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071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刺球状镍粉的方法,涉及了一种采用羰基镍热分解法生产镍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将羰基镍蒸气与一氧化碳气体组成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由分解器上部通入;控制分解器压力5~15KPa,控制分解器内部温度自上而下形成六段温度带,其中一、二段温度为270~310℃,三、四段温度为290~330℃,五、六两段温度为250~310℃。混合气体中的羰基镍蒸气进入分解器,遇热开始分解生成金属镍,并在分解器中自上而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新生成的金属镍不断碰撞长大,受工艺参数的控制逐渐形成粒径为0.5~12μm的镍粉颗粒,且颗粒表面布满针刺,呈刺球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涉及了一种采用羰基镍热分解法生产镍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刺球状超细羰基镍粉是一种具有较高纯度、分散度的粉末产品,它规格统一,表面呈多刺针状球体结构,特别的形状和精细的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使得该粉末非常适用于粉末冶金工业。采用羰基镍分解制备镍粉在工业上已得到应用,但要实现能对镍粉进行精细的颗粒和表面积的有效控制,是镍粉生产的难题。特别对探索工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纯度、分散度的粉末产品,且规格统一,表面呈多刺针状球体结构,特别的形状和精细的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0微米)镍粉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具有较高纯度、分散度、且规格统一、表面呈多刺针状球体结构的刺球状镍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将羰基镍蒸气与一氧化碳气体组成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由分解器上部通入;控制分解器压力5~15KPa,控制分解器内部温度自上而下形成六段温度带,其中一、二段温度为270~310℃,三、四段温度为290~330℃,五、六两段温度为250~310℃。混合气体中的羰基镍蒸气进入分解器,遇热开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刺球状镍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将羰基镍蒸气与一氧化碳气体组成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由分解器上部通入;控制分解器压力5~15KPa,控制分解器内部温度自上而下形成六段温度带,其中一、二段温度为270~310℃,三、四段温度为290~330℃,五、六两段温度为250~310℃。混合气体中的羰基镍蒸气进入分解器,遇热开始分解生成金属镍,并在分解器中自上而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新生成的金属镍不断碰撞长大,受工艺参数的控制逐渐形成粒径为0.5~12μm的镍粉颗粒,且颗粒表面布满针刺,呈刺球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张强林谭世雄王多冬肖冬明李朝平刘军位王良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