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底座设置在螺垫上,合金成型芯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合金成型芯和底座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中模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的上端贴紧,中模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中模与下部部件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下部部件为合金成型芯或者合金成型芯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底座上部的形状改为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的圆柱,减小了中模与底座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平整度要求,避免了因为平整度不够造成夹渣,进而破坏模具、增大废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冲压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
技术介绍
滚子轴承作为轴承的一种,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车辆等领域,滚子轴承中的滚子在现有技术中是利用冲压法生产的,先将材料制成冲压模具,模具的形状与所要加工滚子的形状匹配,然后使用冲头将材料挤压成预定的形状。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持加工时的稳定性,防止在冲压时产生剪切力,造成模具和产品的损坏,中模的底端与下模的上端完全贴合。在此情况下,中模和下模的接触面积增大,对两者的平面度要求很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达不到这种平整度,使两者之间存在夹渣现象,不仅在冲压时极易损坏模具,而且造成滚子废品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由于上下模之间接触面积大、平整度无法达到较高要求造成的夹渣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内设有螺垫、底座、合金成型芯和中模,其中,底座设置在螺垫上,合金成型芯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和底座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中模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的上端贴紧,且中模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中模与下部部件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_,所述下部部件为合金成型芯或者合金成型芯和底座。本技术中,中模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端面可以不接触,此时,合金成型芯的上端面凸出底座上端面的高度为0-3mm;或者,中模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端面部分接触,但不是全部接触,两者之间存在间隙。采用上述设置,使得中模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减小,降低了对两者平整度的要求,防止夹渣现象的出现;推出孔的作用是方便将成型后的产品推出模具。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底座上部的形状改为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的圆柱,减小了中模与底座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平整度要求,避免了因为平整度不够造成夹渣,进而破坏模具、增大废品率。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垫,2、底座,3、合金成型芯,4、外套筒,5、中模,6、型腔,7、推出孔。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包括外套筒4,外套筒4内设有螺垫I、底座2、合金成型芯3和中模5,其中,底座2设置在螺垫I上,合金成型芯3设置在底座2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7冲模5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贴紧,且中模5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3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6,中模5与合金成型芯3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 ;此时,合金成型芯3与中模5部分接触或者完全接触,中模5与底座2不接触,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面凸出底座2上端面的高度为0-3mm。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包括外套筒4,外套筒4内设有螺垫I、底座2、合金成型芯3和中模5,其中,底座2设置在螺垫I上,合金成型芯3设置在底座2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7 ;中模5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贴紧,且中模5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3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6,中模5与合金成型芯3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 ;此时,合金成型芯3与中模5完全接触,中模5与底座2不接触,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面凸出底座2上端面的高度为0-3mm。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包括外套筒4,外套筒4内设有螺垫I、底座2、合金成型芯3和中模5,其中,底座2设置在螺垫I上,合金成型芯3设置在底座2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7冲模5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贴紧,且中模5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3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6,中模5与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两者同时接触,接触面为环形,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 ;此时,底座2与中模5部分接触,但不完全接触。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4),外套筒(4)内设有螺垫(I)、底座(2)、合金成型芯(3)和中模(5),其中,底座(2)设置在螺垫(I)上,合金成型芯(3 )设置在底座(2 )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3 )和底座(2 )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7);中模(5)的下端与合金 成型芯(3)的上端贴紧,且中模(5)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3)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6),中模(5)与下部部件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所述下部部件为合金成型芯(3)或者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5)的下端面与底座(2)的上端面不接触,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面凸出底座(2)上端面的高度为0_3mmo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5)的下端面与底座(2)的上端面部分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底座设置在螺垫上,合金成型芯设置在底座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合金成型芯和底座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中模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的上端贴紧,中模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中模与下部部件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下部部件为合金成型芯或者合金成型芯和底座。本技术通过将底座上部的形状改为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的圆柱,减小了中模与底座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平整度要求,避免了因为平整度不够造成夹渣,进而破坏模具、增大废品率。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15721SQ2012203537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亚纳, 赵宁义 申请人: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组合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4),外套筒(4)内设有螺垫(1)、底座(2)、合金成型芯(3)和中模(5),其中,底座(2)设置在螺垫(1)上,合金成型芯(3)设置在底座(2)中心位置设有的定位槽内,且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的中心设有贯通的推出孔(7);中模(5)的下端与合金成型芯(3)的上端贴紧,且中模(5)内的空腔与合金成型芯(3)上的凹陷槽构成型腔(6),中模(5)与下部部件的接触面为环形,且环形接触面的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差为2?20mm,所述下部部件为合金成型芯(3)或者合金成型芯(3)和底座(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纳,赵宁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卫创轴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