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变螺旋角斜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9114 阅读:6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螺旋角斜齿轮。斜齿轮的螺旋角沿齿宽线性或非线性变化。其变化规律是随齿宽递增或递减,两个相啮合的斜齿轮螺旋角变化规律一致,但方向相反,保证接触线上各个接触点两齿轮的螺旋角分别相等。斜齿轮螺旋角增大过程中,接触面的综合曲率半径及重合度增大,由此有效降低齿面接触应力,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延长齿轮使用寿命;在合理变化范围内,随着螺旋角增大,斜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区及重合度增大,由此齿轮传动更加平稳,降低噪音,保证齿轮本身正常工作;所述变螺旋角的设计使得斜齿轮的轴向力沿名义接触线仅仅是逐渐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轴向力的增加幅度,提高轴承系统的整体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斜齿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螺旋角斜齿轮
技术介绍
两斜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由于齿面的弹性变形,其接触线变成带状接触区,接触区的表面承受接触应力。斜齿轮齿面接触应力过大往往会引起齿面接触疲劳破坏,如齿面点蚀、齿面剥落等。因此如果能有效降低齿面接触应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为此通常选用螺旋角较大的斜齿轮,但是这种增大其螺旋角的设计也较大幅度地增加了轴向力,势必会影响轴承部件的工作性能。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为=(O aI = As(2) =+ (3) 式(I)中,U3分别为齿轮I、齿轮2的法向模数。式(2)中. 分别为齿轮I、齿轮2的分度圆方向压力角。式(3)中,ΑΛ分别为齿轮I和齿轮2的分度圆螺旋角,号用于外哨合齿轮传动,‘ + ’用于内哨合齿轮传动。基于上述背景,如何设计斜齿轮,使接触应力减少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轴承上的载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式(I 3)可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并不要求沿齿宽方向螺旋角不变,而是可以变化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螺旋角斜齿轮,其螺旋角随齿宽方向可以发生变化。所述变化的螺旋角能减少齿面接触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螺旋角斜齿轮,其特征在于:斜齿轮的螺旋角沿齿宽线性或非线性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亭亭冯兰兰汪久根吴长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