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44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的第一充气管;层压机上腔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气动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第二充气管,层压机上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的第二充气支管,层压机上腔与真空主管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的第三充气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因真空泵异常导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能实现不停机生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用于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机,尤其涉及到与层压机配套使用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层压机是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必须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上腔与下腔之间有效的密封,通过真空泵实现下腔内的绝对真空度低于200帕,使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材料——EVA、TPT、电池片、钢化玻璃在高温、高真空度的条件下经过物理变化,并通过层压机上腔多次充气给压后使EVA、TPT、电池片、钢化玻璃有效地粘合在一起,生产出背面平整、钢化玻璃与TPT、电池片之间没有气泡的标准光伏组件。目前常用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为一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路单独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另一台真空泵通过另一真空管路单独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各真空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层压机上腔和层压机下腔上还分别连接有充气管路,所述充气管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大气相连通。上述结构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层压时,分别打开各真空管路上的控制阀,同时分别关闭各充气管路上的控制阀;一台真空泵负责保障层压机上腔的真空度,另一台真空泵负责保障层压机下腔的真空度;层压过程中,通过连通层压机上腔的充气管路使层压机上腔多次充气给压,使EVA、TPT、电池片、钢化玻璃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层压完成后,分别关闭各真空管路上的控制阀,同时分别打开各充气管路上的控制阀,大气经各自的充气管路进入到层压机上腔和层压机下腔,解除真空状态。上述结构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层压机具有一定的生产风险,一旦任意一台真空泵有异常,整台层压机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全部不良甚至报废;而且,两台真空泵是独立供电的,这种方式的电能消耗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大大降低因真空泵异常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良率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其特点是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的第二充气支管,层压机上腔与真空主管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的第三充气支管。进一步地,前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其中,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一慢速充气阀的第一充气支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二台真空泵并联后与真空主管相连接,工作时二台真空泵能交替地独立工作,维护人员可以在线单独对异常的真空泵进行维护,能实现不停机生产,降低了因真空泵异常导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工作时一台泵就能实现层压机上、下腔真空度的有效控制和调节,减少了电能损耗,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即真空泵I、真空泵11,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真空泵I通过第一挡板阀2与真空主管3相连接,真空泵11通过第二挡板阀21与真空主管3相连接,真空主管3通过第一控制阀4—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蝶阀4与层压机下腔9相连接,真空主管3通过第二控制阀41——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蝶阀41和中间连接管32与层压机上腔91相连接;层压机下腔9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一充气管5,第一充气管5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6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7 ;层压机上腔91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二充气管51,第二充气管51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61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71,层压机上腔91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81的第二充气支管54,层压机上腔91与真空主管3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10的第三充气支管33。本实施例中,层压机下腔9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一慢速充气阀8的第一充气支管5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层压机进行层压工作时,通过控制第一挡板阀2与第二挡板阀21的通断、来分别控制真空泵I、真空泵11与真空主管3之间的通断;层压工作时,至少确保一台真空泵正常工作。开始工作时,打开气动蝶阀4和气动蝶阀41,同时关闭第一气动阀6、第二气动阀61、第一慢速充气阀8、第二慢速充气阀81、第三慢速充气阀10。层压过程中,通过连通层压机上腔91的第二充气管51使层压机上腔91多次充气给压,使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A、TPT、电池片、钢化玻璃有效地粘合在一起;每次充气给压的具体过程为首先通过第二气动阀61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71配合,使层压机上腔91被充气给压,当接近系统的设定压力值时,再通过第二慢速充气阀81、第三慢速充气阀10来精确控制上腔压力,以实现高质量的层压工作。层压工作完成后,关闭第一挡板阀2与第二挡板阀21,并同时通过第一充气管5、第二充气管51分别给层压机下腔9和层压机上腔91充气,在第一气动阀6、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7发生故障时,通过第一充气支管53给层压机下腔9充气,以解除真空状态。在层压过程中一旦真空泵I或真空泵11由于机械或者电气故障导致异常,控制系统在设定时间内会自动完成真空泵I与真空泵11之间的切换,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过程正常完成,实现生产不停机。同时,维护人员可以在线单独对异常的真空泵进行维护,降低了因真空泵异常导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不良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且工作时一台泵就能实现层压机上、下腔真空度的有效控制和调节,减少了电能损耗,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的第二充气支管,层压机上腔与真空主管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的第三充气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一慢速充气阀的第一充气支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的第一充气管;层压机上腔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气动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第二充气管,层压机上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的第二充气支管,层压机上腔与真空主管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的第三充气支管。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因真空泵异常导致的太阳能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层压机的真空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二台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每台真空泵分别通过一个总控制阀与真空主管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层压机下腔相连接、真空主管通过第二控制阀与层压机上腔相连接;层压机下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和第二流量控制充气阀,层压机上腔还连接有与大气相通的、带第二慢速充气阀的第二充气支管,层压机上腔与真空主管之间还连接有带第三慢速充气阀的第三充气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荣章刘振波张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