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544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11
一种玻纤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其属于板材加工领域。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其复合无纺布布的微孔结构能增加吸附树脂能力并有效地缩短含浸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可以增加吸附树脂能力并有效地缩短含浸时间的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在现今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中又以碳纤维及玻璃纤维为最。大家通常听到的玻纤复合板材或碳纤维制品,已成为许多民生产品争相采用的材料。其优点在于质轻、强度高,且表面通常有特殊且美观的编织花纹。此种类的玻纤复合板材为最常见的种类,针对高分子玻纤复合板材而言,在其含浸树脂的工艺中,若在没有含浸得很均匀的情况下,会使得碳纤维丝之间的缝隙含浸不到树脂,并在树脂硬化之后产生许多空洞。当高分子玻纤复合板材含有很多空洞时,强度就会劣化。因此,含浸的时间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热塑性树脂在加热后,可以直接以冲压工艺冲出高分子玻纤复合板材所 需要的形状。由于热塑性树脂比热固性树脂还要浓稠,会使得高分子玻纤复合板材含浸所需的时间更长,也更不易使树脂含浸于碳纤维丝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要提供,特别是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所述固化树脂溶液包含环氧树脂与压克力;所述述成型工艺为挤压工艺。采用上述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其复合无纺布布的微孔结构能增加吸附树脂能力并有效地缩短含浸时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所述固化树脂溶液包含环氧树脂与压克力;所述述成型工艺为挤压工艺。上述成型工艺为挤压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碳纤维布的微孔结构能增加吸附树脂能力并有效地缩短含浸时间。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包含下列步骤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树脂溶液包含环氧树脂与压克力;所述述成型工艺为挤压工艺。全文摘要,其属于板材加工领域。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玻纤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其复合无纺布布的微孔结构能增加吸附树脂能力并有效地缩短含浸时间。文档编号B32B37/06GK102909935SQ2012104501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涛 申请人:沈阳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纤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下列步骤:采用针刺的方式制作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无纺布,再将其与纺粘无纺布叠加后,热压成型;将上述无纺布浸泡于固化树脂溶液中;取出浸泡后复合无纺布热压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信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