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霞云专利>正文

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475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夹芯成型的工位、包玻璃纤维层工位、固定保温夹芯工位与建材成型工位,各工位之间由传送带串联;其中夹芯成型工位包括夹芯成型模具,所述夹芯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夹芯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工位包括建材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注入水泥的水泥注入装置,所述建材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建材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模具放置在所述水泥注入装置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本专利技术是2015年09月24日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510618684.6,专利名称: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生产装置以及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保温防火性能的建材及其生产装置以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多采用框架结构,由梁、柱等结构承担建筑载荷,而分割室内空间多采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主要承担自身重量和侧向推力等小载荷。对于保温层的安装,多是主体结构完工后,在进行内饰装饰的过程中,采用保温板粘接设计实现建筑结构墙体的保温。所以现在保温复合板普遍是独立板设计,多采用采用无机保温材料构成,通过粘接工艺和墙体相连。这种材料和工艺普遍存在着放火性能差,保温性能不够理想,材料强度低,易老化,与墙体的粘接性能差,易脱落等缺点。也有采用传统的玻璃纤维泡沫增强水泥制造保温基板,虽然提高了起防火性能,但仍然是独立保温板,需要与墙体粘接,另外该类型玻璃纤维泡沫增强水泥保温基板的制造工艺复杂,质量控制困难,需要建筑物内墙体完工后才能开始,延长建筑物的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性能优越,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理想,易于加工制造,便于积木式的搭接安装的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并提供其生产装置以及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包括保温夹芯层与水泥结构层,所述水泥结构层包裹在所述保温夹芯层的四周;所述保温夹芯层包括增强结构框架与保温发泡材料,所述保温发泡材料填充满所述增强结构框架内的空隙区域;所述水泥结构层的材质为水泥;所述保温夹芯层与水泥结构层之间隔有一层玻璃纤维层,所述水泥结构层外侧四周也包裹有一层玻璃纤维层。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结构框架在厚度方向上由至少一层格栅板框架叠加而成,若所述格栅板框架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则相邻的格栅板框架之间隔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开有二维阵列排列的通孔;所述每层格栅板框架均由格栅板搭成,格栅板搭建成为二维阵列式排列的方形框或二维阵列式排列的三角形框,阵列的两个维度分别为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其中所述格栅板与所述中间板同时为木板或者有机高分子材料或者竹板,所述格栅板之间的连接处采用粘接剂粘接。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结构框架由钢筋搭成,钢筋搭建成为二维阵列式排列或者三维阵列式排列的正方体框架或长方体框架,若为二维阵列式排列,则阵列的两个维度方向分别为所述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若为三维阵列式排列,则阵列的三个维度方向分别为所述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厚度方向、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所述每个正方体框架或长方体框架均至少有一个面上的对角线上斜拉有一根加强钢筋;各钢筋连接处为焊接连接或通过钢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结构框架包括波浪形板与隔板,所述波浪形板与隔板相间叠加,叠加方向为高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或者厚度方向;所述波浪形板的截面为连续重复出现的三角形形状或者连续重复出现的等腰梯形形状或者连续重复出现的正方形形状或者连续重复出现的长方形形状;所述波浪形板与所述隔板同时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同时为金属材料,对应地所述波浪形板与所述隔板的连接处由粘接剂粘接或者焊接连接。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夹芯成型的工位、包玻璃纤维层工位、固定保温夹芯工位与建材成型工位,各工位之间由传送带串联;其中夹芯成型工位包括夹芯成型模具,所述夹芯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夹芯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工位包括建材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注入水泥的水泥注入装置,所述建材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建材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模具放置在所述水泥注入装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注入装置包括搅拌装置、水泥入料通道与导料尖顶,所述水泥入料通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料斗、料管、下喇叭口,所述料斗为圆锥形,其截面大小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料斗最下端与料管相接;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料斗内,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以及至少两个搅拌片,所有搅拌片在电机转动中心周围均匀分布,且搅拌片的一侧贴着所述料斗的内壁;所述料管最下端接下喇叭口,所述下喇叭口为开口向下的斗形,从上到下其截面大小逐渐增大,且其截面为方形;所述导料尖顶为锥形,其截面为方形,且从上到下其截面大小逐渐增大,所述导料尖顶置于所述下喇叭口内,且导料尖顶的四周与下喇叭口的四周的间距相等,导料尖顶的四周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筋将导料尖顶悬在下喇叭口的内部。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方法,步骤为:步骤1:预制增强结构框架,将所述增强结构框架固定在夹芯成型模具中,增强结构框架与夹芯成型模具上下表面之间各预留有1-2mm的缝隙;步骤2:向所述夹芯成型模具内注入含辅助制剂的发泡材料,使发泡材料发泡后将所述增强结构框架内的空隙区域完全填充;步骤3:打开所述夹芯成型模具,取出成形的保温夹芯层,对其表面进行微处理加工,并切割成预定大小,并用玻璃纤维层对其进行铺层包裹,对玻璃纤维层进行缝制固定;步骤4:在所述建材成型模具内表面铺放玻璃纤维层,然后将包裹有玻璃纤维层的保温夹芯层固定在建材成型模具中;步骤5:用所述水泥注入装置向所述建材成型模具中注入水泥,并搅拌均匀,待其凝固并有一定强度后,脱模,取出成型后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步骤6:将成型后的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放置28天,得到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成品。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材料的组分包括聚氨酯泡沫和发泡剂,所述辅助制剂包括阻燃剂、固化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二氢铵,所述增塑剂为磷酸三甲苯酯,所述固化剂为硫酸钙,所述发泡材料还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水玻璃;整个发泡材料中聚氨酯泡沫占比35-6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占比5-8%,水玻璃占比2-5%,十二烷基硫酸钠占比5-20%,磷酸二氢铵占比20-25%,磷酸三甲苯酯占比8-14%,硫酸钙占比1-2%。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聚氨酯泡沫颗粒原料进行高温预发泡使其膨胀;步骤2:将膨胀后的聚氨酯泡沫颗粒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溶液中浸泡后捞出并与水玻璃按比例混合均匀并晒干;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与发泡剂、辅助制剂一起加入搅拌机,加水,以每分钟250-350转的速度搅拌10-15分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强结构框架和玻璃纤维的增强,可以大幅提高建材的承载能力(抗拉,抗弯等),而且可以大幅度的减轻建材的重量。创新性的将保温层置于水泥结构层中,实现一体化的设计与制造,可以在生产基地进行模块化的预制,现场快速拼接,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该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不会被随意切割而破坏其结构性能和保温性能,可以根据建筑的尺寸,随意切割,进行快速拼接安装。附图说明附图1为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为格栅板搭建的以方形框为组成单元的增强结构框架的示意图;附图4为格栅板搭建的以三角形框为组成单元的增强结构框架的示意图;附图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芯成型的工位、包玻璃纤维层工位、固定保温夹芯工位与建材成型工位,各工位之间由传送带串联;其中夹芯成型工位包括夹芯成型模具,所述夹芯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夹芯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工位包括建材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注入水泥的水泥注入装置,所述建材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建材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模具放置在所述水泥注入装置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芯成型的工位、包玻璃纤维层工位、固定保温夹芯工位与建材成型工位,各工位之间由传送带串联;其中夹芯成型工位包括夹芯成型模具,所述夹芯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夹芯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工位包括建材成型模具以及用于注入水泥的水泥注入装置,所述建材成型模具为由四壁及底端五块木板组成的方形无盖箱体,且组成建材成型模具的各木板之间的连接可拆卸;所述建材成型模具放置在所述水泥注入装置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玻纤复合结构的建筑材料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注入装置包括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贵营
申请(专利权)人:唐霞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