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19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所述车钩缓冲器位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用于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接触的头部,所述螺杆的尾部可拆卸连接有旋转操作柄;所述螺杆的螺纹段螺接有螺母板,所述螺母板能够置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与钩尾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操作旋转操作柄使螺杆挤压从前板从而压缩缓冲器,另外借助螺母板为螺杆旋进时提供与缓冲器被压缩时产生的张力相反的支撑力,本装置可对车钩缓冲器进行快速拆卸,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对车钩缓冲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维护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牵引缓冲装置是铁路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机车车辆的安全与运行质量。图I为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机车牵引缓冲装置I的具体组成及连接关系为车钩11由钩尾销12联结在钩尾框15上,车钩缓冲器14为弹性部件,其一端顶住前从板13,而前从板13顶住前从板座17,车钩缓冲器14的另一端顶住后从板座18,从而限制了钩尾框15的前后运动,而钩尾框托板16则托住钩尾框15限制其上下运动,使车钩缓冲器牢固的安装在车钩箱19中。而由于各种维护需求,当需要对机车牵引缓冲装置I进行拆卸时,首先需要先将 钩尾销12取出,后将车钩11拆下,但对于车钩缓冲器14的拆卸比较繁琐。一般有两种方案,方案一、使用车钩缓冲器液压压缩设备从车下升高至车钩缓冲器安装高度,将车钩缓冲器压缩后取出;方案二、使用撬杠强迫车钩缓冲器压缩,然后取下车钩缓冲器。然而这两种拆卸方法均存在着缺陷,方案一中,车钩缓冲器液压压缩机体积大,重量大,运输不便,不适用于临时情况下拆卸车钩缓冲器14的工作需要;方案二中,使用撬杠依托钩尾框为支点,强迫车钩缓冲器14压缩,然后取下车钩缓冲器14,只能使车钩缓冲器14暂时压缩,在车钩缓冲器1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需要重复多次的撬动,车钩缓冲器14才能持续的向下运动,车钩缓冲器14弹力较大,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拆下后,车钩缓冲器14变为完全伸展状态无法恢复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可快速拆卸车钩缓冲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对车钩缓冲器造成损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所述车钩缓冲器位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用于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接触的头部,所述螺杆的尾部可拆卸连接有旋转操作柄;所述螺杆的螺纹段螺接有螺母板,所述螺母板能够置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与钩尾框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螺母板用于与所述钩尾框接触的端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钩尾框的宽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螺杆的头部为圆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螺杆的尾部具有第一柱状结构,所述旋转操作柄与所述螺杆尾部的连接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杆的尾部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柱状结构相适应;所述旋转操作柄的另一端为旋转手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套筒与所述旋转手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与所述套筒的连接端具有第二柱状结构,所述套筒与所述旋转手柄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柱状结构相适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旋转操作柄与所述螺杆尾部的连接端设置有套筒,该套筒与所述螺杆尾部的连接端为键槽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套筒与所述旋转手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与所述套筒之间为键槽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旋转手柄的手持端还连接有扳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通过设置用于接触车钩缓冲器连接的前从板的螺杆,并在所述螺杆的尾部可拆卸连接旋转操作柄;并在螺杆的螺纹段螺接螺母板,所述螺母板能够置于前从板与钩尾框之间,所述螺母板在螺杆轴向上的运动受限于所述钩尾 框,借助螺母板为螺杆旋进时提供与缓冲器被压缩时产生的张力相反的支撑力,本装置可对车钩缓冲器进行快速拆卸,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对车钩缓冲器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I为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进行缓冲器拆卸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拆卸完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2,包括螺杆21,螺杆21具有用于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13接触的头部211,螺杆21的尾部212可拆卸连接有旋转操作柄3 ;螺杆21的螺纹段螺接有螺母板22,螺母板22能够置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13与钩尾框15之间。螺母板22在螺杆21方向上的运动受限于钩尾框15。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通过设置用于接触车钩缓冲器连接的前从板的螺杆,并在所述螺杆的尾部可拆卸连接旋转操作柄;并在螺杆的螺纹段螺接螺母板,所述螺母板能够置于前从板与钩尾框之间,所述螺母板在螺杆轴向上的运动受限于所述钩尾框,借助螺母板为螺杆旋进时提供与缓冲器被压缩时产生的张力相反的支撑力,本装置可对车钩缓冲器进行快速拆卸,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对车钩缓冲器造成损害。当然,旋转操作手柄3也可以为与螺杆21固接的便于旋转螺杆21的扶手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螺母板22用于与钩尾框15接触的端面的宽度大于钩尾框15的宽度,可以使螺母板22卡在钩尾框15内。螺母板22与钩尾框15接触,可以为螺杆21旋进时提供与缓冲器被压缩时产生的张力相反的支撑力。而具体螺母板22的形状,优选的可以为如图中所示,例如形状为类梯形的板状结构,并将该类梯形的底面作为与钩尾框15的接触面,这样的截面形状便于螺母板22插入前从板13与钩尾框15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螺杆21的头部211为圆头。如图3所示,采用圆头形式的接触点可以保证螺杆21在旋紧时不对前从板13的表面造成损伤,另外为了便于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的螺杆21更好的与前从板13接触,可以再前从板13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定位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螺杆21的尾部212具有第一柱状结构,旋转操作柄3与螺杆21尾部212的连接端设置有套筒24,套筒24与螺杆21的尾部212的连接端与第一柱状结构相适应;旋转操作柄3的另一端为旋转手柄23。第一柱状结构为多边形棱柱,附图中仅以四棱柱示例,也可以为三棱柱、六棱柱等。由于考虑到车钩缓冲器14周围的安装环境复杂,将旋转操作柄3设置成与螺杆21为可拆卸连接目的在于在将车钩缓冲器14压缩后,为便于车钩缓冲器14的取出,可以将旋转操作柄3卸下后,减小整体的尺寸,从而便于将压缩后的车钩缓冲器14从周围复杂的安装环境中取出。另外,套筒24与旋转手柄23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与旋转手柄23为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套筒24与旋转手柄2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旋转手柄23与套筒24的连接端231具有第二柱状结构,套筒24与旋转手柄23的连接端与第二柱状结构相适应。具体的第二柱状结构的选择与上述第一柱状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第一柱状结构与第二柱状结构一致。这样生产出来的套筒24在组装时可以不区分连接端,安装更加便利。如附图中所示,第一柱状结构与第二柱状结构均选用了加工便利的四棱柱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旋转操作柄与螺杆尾部的连接端设置有套筒,该套筒与螺杆尾部的连接端为键槽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套筒与旋转手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旋转手柄与套筒之间为键槽连接。具体的键槽连接未在图中示出,优选的可以再套筒中设置槽结构,而连接端设置相应的键,具体的键的设置优选的,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对称的多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旋转手柄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钩缓冲器拆卸装置,所述车钩缓冲器位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用于与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接触的头部,所述螺杆的尾部可拆卸连接有旋转操作柄;所述螺杆的螺纹段螺接有螺母板,所述螺母板能够置于所述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前从板与钩尾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王海娟何旭田赵炳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