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86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为2.0-4.0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通过试验研究后结果表明,G2.0-G4.0PAMAM-NH2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而且不容易诱导耐药,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独特的抗菌优势,为临床上耐药菌的彻底杀灭增加了候选药物,丰富了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各种细菌耐药在全世界范围的蔓延愈演愈烈,许多原本可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正在成为难以治愈的疾病。耐药细菌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感染并发症增多,耐药致病菌感染所致疾病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当前细菌耐药已呈现出向多药耐药发展的趋势,一些细菌已经演变为难以控制的“超级细菌”。·目前,主要有三大类耐药菌株威胁着人类。第一类是最常见的包括MRSA和耐万古霉素的VRSA。第二类是多药耐药(MDR)革兰氏阴性菌,这类细菌几乎可抵抗目前可用的所有抗生素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β -内酰胺类等。而且,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新抗生素研发更加困难,因为其外在的细胞壁可以阻挡大多数的药物,而其强大的外排能力又可将多余药物排出细胞。第三类则是多药耐药和广泛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XDR-TB)。这类耐药结核杆菌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威胁。MDR-TB的治疗需要长达2年的治疗疗程,且伴随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为2.0?4.0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为2. 0-4. O代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在制备抗耐药菌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药菌选自如下的一种或多种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星薛小燕孟静茹周颖侯征陈晓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