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尼平苷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862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京尼平苷在制备治疗预防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京尼平苷作为制备治疗预防航空航天,核辐射和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轻辐射损伤的药物,可为航空航天事业,核科技发展和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等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辐射防护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成分的应用,具体地,涉及京尼平苷在制备治疗预防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提高,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核能和核技术等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大量应用,辐射与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受辐射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损害也越来越严重,潜在的巨大危险不容忽视[丛悦,饶亚岚,陈肖华等。辐射诱导对小鼠巨噬细胞钙结合蛋白S100A8表达及调控影响的初步研究。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年第34期]。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 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胸部恶性肿瘤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作为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应用历史已逾百年,其目的在于对确定的肿瘤给予精确的电离辐射以达到杀伤肿瘤作用,同时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最小的损伤,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王淑莲,刘跃平,孙倩.放射肿瘤学治疗策略与实施,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第I期]。近年来,由于超高压治疗机的使用,辅助工具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都显著提高,目前已成为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7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美国统计也有50%以上的癌症需用放射治疗。然而,放射线在放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无选择性的损伤正常组织细胞,引起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的副反应,而且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肿瘤细胞很容易卷土重来,导致癌细胞转移和扩散。因此,我们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及减少一些放疗后副作用对机体的损伤,做好肿瘤放疗护理。人类的活动空间正不断扩大,已经走向太空,建立月球基地和飞往火星已被列入21世纪的航天计划,而宇航员会受到地球带电粒子、太阳宇宙射线等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使是处于低地轨道上,各种辐射对健康造成损伤的机会也要比地球表面大50倍。而在更远的太空里,充满了宇宙射线,由于失去了天然的防护,辐射对人的影响会更严重。总体而言,太空面临的辐射危险有两种。一种是长期、低剂量的银河系宇宙射线,主要是质子和重离子对人体的损伤;另一种是有可能遇到偶发的、高剂量的太阳高能粒子辐射。这两种辐射可能引起组织的物理损伤如引起皮肤、肠、骨髓、肺及其他组织的急性损伤,引起白内障和杀死人体细胞,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和基因的破坏。如果不加防护装置,在太阳的辐射下,航天员所受的辐射剂量可高达几百拉德。美国航宇局已经认识到累积的辐射剂量“将有可能成为人类太空探险中的最大限制因素。”为了防止空间辐射对航天员健康的影响,在以往的飞行中以物理防护为主,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增加舱壁的厚度。舱壁厚度增加,可以降低舱内的辐射剂量。此外,还有选择合适的发射时间,进行飞行辐射危险性分析,及时检测辐射环境的辐射剂量等。实验证明一些药物具有减轻辐射损伤的作用。在航天飞行中配备这些药物,在辐射剂量超限时服用,可以阻止或减轻由于暴露于质子及重离子而产生的生物效应,包括由这些类型电离辐射引起的癌症、免疫抑制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诱导效应[雷筱芬,陈木森.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9期]。由于受到飞船载荷的限制及宇航员出舱工作时,单靠屏蔽等物理防护很难实现,所以应采用物理、药物等综合措施,来提高机体对辐射的抵抗能力,这是对抗辐射影响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核辐射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无处不在。除来自宇宙的各种放射性射线外,在空气中(氡)、地球表面(岩石和土壤)、建筑物、地板和墙壁、食物和水,以及我们身体的各 种组织器官内都存在放射性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的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包括宇宙射线的福射,统称为天然福射,也称本底福射[Uniter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Sources and Effects of Ionizi ng Radiation.UNSCEAR,2000, Report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2001]。自有地球以来,天然辐射就一直存在,人类正是在这种核辐射环境中生存、进步和发展。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影响肿瘤治愈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剂量限制因素,也是航空航天事业和核工业发展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文献资料显示,5%-20%的肺癌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损伤,而在胸部淋巴瘤或食管癌的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催患率为10%-30%。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对其病变发生规律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然而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到目前为止,主要分为三种假说①小血管及肺II型细胞损伤学说;②自由基学说;③细胞因子学说。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解释放射性肺损伤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Yang KY, Liu Li, Zhang Tao, et al. Inereasedexpressions of MMP-2 and MMP-9 in lung following 12Gy local irradiation. Chin JRadiol Med Prot, 2006 ; Yang K, Liu L, Zhang T, et al. TGF-betal transgenic mousemodel of thoracic irradiation: Modulation of MMP-2 and MMP-9 in the lung tissue.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006〕。然而幸运的是,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学特征却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肺泡基底膜的损伤导致炎症因子和细胞在肺泡腔内及肺间质聚集,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表面活性物质的丢失及胶原的沉积最终导致了肺泡塌陷及肺间质纤维化。显然,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以IV型胶原为主要成分的肺泡基底膜损伤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是十分必要的,是放射性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变化的关键事件。而包括肺泡基底膜在内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代谢失衡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通过调节ECM合成与分解代谢实现的。综上所述,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京尼平苷在制备治疗预防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京尼平苷在制备治疗预防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辐射为X射线照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辐射为重离子照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华张红王振华王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