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热型连铸工艺中的金属液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90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热型连铸工艺中所用的金属液位控制装置,属金连铸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热型连铸工艺中的金属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补液及拉铸线坯铸锭时的恒液位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个系统装置包括有液位控制活塞、连铸坩埚、工作液位电极、补液截流阀、补液通道、补液电极、补液熔池、热结晶器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位控制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各液位电极讯号,发出指令调节补液及驱动控制活塞的升降,来实现液位的恒定控制。因此可提高液位控制的精度以及提高热型连铸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热型连铸工艺中所用的金属液位控制装置,属金属热型连 铸工艺及设备
技术背景热型连铸技术是一项将定向凝固技术与连续铸造技术相结合的金属线坯制造技 术,其特点是可以连续铸造表面呈镜面状态、内部无縮孔、缩松、气孔、夹杂等铸造 缺陷的柱状组织线坯,属于一种线坯生产技术。热型连铸技术的关键就在于,适当地 控制工艺条件,使铸锭在离开热结晶器一小段距离内,表层液膜能够稳定地维持铸坯 锭的形状,然后实现定向凝固形成线坯。这就要求对热结晶器出口处液体金属的压力 和固液界面的位置实现严格控制。热结晶器出口处液体金属的压力,取决于连铸坩埚 内熔体金属的液面高度,即控制液位的恒定性是成功引锭和连续成型柱状组织铸锭的 重要前提。现有的热型连铸技术中通常采用液位控制活塞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包括 液位的测量和显示以及液面位置的控制。液位的测量及显示是由高度可调的电极与铜 液形成电接点来实现;液位由活塞压入液体金属的程度来控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实现连续生产铸锭,拉出一定数量的线坯后,需要补充液体金属时,必须人为介入 液位控制系统,切换活塞控制方式。这种人为的介入往往会导致液位控制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型连铸工艺中的金属液位控制装置,整个系统装置包括有液位控制活塞(1)、连铸坩埚(2)、工作液位电极(3)、补液截流阀(6)、补液通道(7)、补液电极(8)、补液熔池(9)、热结晶器(10)等;其特征在于:倒阶梯形连铸坩埚(2),藉中间隔极分隔成深底和浅底、且相互沟通的两部分;深底部分的上部设置有一液位控制活塞(1);浅底部分的上部设置有一工作液位电极(3);浅底部分坩埚的右侧设有热结晶器(10)与之连接相通;连铸坩埚(2)的深底部分的左侧上方为热型连铸提供金属液的补液熔池(9);补液熔池(9)的池底设有通向连铸坩埚的补液通道(7);该通道(7)为垂直通道加一略倾斜的水平通道与连铸坩埚相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徐华苹康迪宋高峰毛协国毛协民李重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