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铸造轮毂的侧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90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铸造轮毂的侧模具结构,包括腹板、上筋板和下筋板,所述上筋板和下筋板分别位于所述腹板的外侧壁上部和下部且与所述腹板垂直固连;围绕所述腹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中段部位与所述腹板的外侧壁分离悬空,而两端分别与所述腹板的两侧端固连。所述加强筋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加强筋板之间设置支撑筋,支撑筋与所述加强筋板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化了侧模具腹板两侧端的受力力矩,相对弱化中段部位的强度,让侧模具因热膨胀内应力产生的变形量移至中部位置,这样由于侧模具两侧端部的变形量变小,产生的变形缝隙也小。在重力铸造汽车轮毂的生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重力铸造轮毂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重力铸造汽车轮 毂模具的侧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模具, 一般分为压力铸造轮毂模具和重力铸造轮毂模具,国内 的重力铸造轮毂模具一直沿用从台湾引入的才莫具工艺却没有更新与改进。传统的重力铸造轮毂模具, 一般包括上模、下模、侧模等组成部分,侧 模在重力铸造轮毂模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附图1所示,为传统的重力铸造轮毂模具,整套才莫具主要由侧模U、上模2、下模3组成,中心位置为该 套模具所对应铸造的汽车轮毂4。其中,侧模1A左右各一个,如附图2所示, 它主要由上筋板ll、腹板12、下筋板13、中间加强肋18、支撑筋14组成, 中间加强肋18位于上筋板11和下筋板13之间,且和上筋板ll、下筋板13 平行,所有上下加强筋板的底部均与腹板直接连接,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整个 侧模具变形。实践中发现,利用该种构造的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热传导 不均匀,导致汽车轮毂RIM部位补缩困难,而且由于侧^t在受热情况下内应力较大,导致侧模在合模位置向外伸张变形,进而导致左右侧模在其结合缝 隙处在工作过程中间隙大,在间隙处有大量铝水漏出,即行业内所说的漏铝 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力铸造轮毂的侧模具结构,包括腹板(1)、上筋板(11)和下筋板(12),所述上筋板(11)和下筋板(12)分别位于所述腹板(1)的外侧壁上部和下部且与所述腹板(1)垂直固连;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腹板(1)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所述上筋板(11)或所述下筋板(12)基本平行的加强筋板(2),所述加强筋板(2)的中段部位(B)与所述腹板(1)、所述上筋板(11)或和下筋板(12)的外侧壁分离悬空,而所述加强筋板(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腹板(1)的两侧端(A)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王丁生程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