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73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属金属连铸工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由两个独立布置在结晶器上部浸入式水口两侧的电磁铁装置组成,每个电磁铁装置由磁极、轭和激磁线圈组成,每侧电磁铁有两个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来分别调节激磁线圈和磁极一侧的高度,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使与水平方向成某一角度,而与水口流出的钢液方向平行,使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最大的抑制作用;另外还没有液面监测装置监测流面的流速和波动;本装置能有效地控制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属金属连铸工艺
技术背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情况对铸坯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钢液从浸入式水 口以一定的角度注入到结晶器内,与结晶器壁碰撞后形成上下两个环流区,引起了整个结晶 器内钢液的流动。随着技术的进步,要求连铸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高的铸坯质量,因此高速、 高效和高质量是连铸发展的趋势。由于拉速增大,钢水从浸入式水口出口进入结晶器内的速 度增大,对凝固坯壳的冲刷增强,致使其内的钢液的流动更加剧烈和复杂,影响铸坯质量。 传统水平布置的电磁控制装置,由于其磁场方向与流速方向存在某一角度,只能部分的抑制 由水口出流钢液引起的钢液的运动,不能有效地抑制引起结晶器内钢液运动的水口出流钢液 的运动,因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场抑制或控制浸入式水口两侧流出钢液的流动以稳 定结晶器内钢液流场的可升降的电磁控制装置。本技术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包括有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升降装置、 磁极、磁轭、激磁线圈、液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器顶部设置有浸入式水口,在 该浸入式水口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对称布置的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由磁极、磁轭、 激磁线圈组成;在磁极一侧和激磁线圈一侧,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可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装置, 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以调节电磁铁磁场方向;浸入式水口的下部侧壁开有缺口,钢液经此 缺口溢流出呈水平或某一角度流出;可调节方向的电磁铁可与之进行相适应的调节;在结晶 器钢液流面上方设置有液面监测装置,监测液面的流速和波动并探测水口流出钢液的角度。本技术装置的运作过程和机理在连铸过程中, 一般从浸入式水口流出的钢液与水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而且当拉速、 水口的浸入深度、水口出口大小以及水口是否发生堵塞,使钢液流出的角度也不同。实验研 究表明液面的流速和波动与水口钢液流出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这个 对应关系确定水口钢液流出角度。通过安装在每个电磁铁装置的两个独立的升降装置,分别 调节线圈一侧和磁极一侧的高度,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与水平方向成某一角度,而与水 口流出的钢流流出方向平行。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使之与水口流出钢流方向相平行,磁场对其产生最大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有效地控制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本技术装置的特点如下本装置根据浸入式水口的钢液流出角度,通过调节升降装置的高度,使电磁铁的两个磁 极与水口流出钢液的方向平行,使静磁场直接作用于由浸入式水口流出的钢液,在源头上抑 制了钢液的流动,有利于在结晶器内形成钢液上下两个环流区,有效地减弱结晶器内的钢液 的流动。由于水口两侧的电磁铁具有独立的升降装置,可根据浸入式水口流出的钢液角度或 方向,分别调整磁场的角度,使这种电磁控制装置的调节适合结晶器内的钢液的流动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的简单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结晶器内钢液流流场与电磁铁布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本技术装置的具体结构叙述如后。实施例1参见图l,本装置包括有结晶器l、浸入式水口2、升降装置3和6、磁极4、磁轭5、激 磁线圈7和液面监测装置8。在结晶器1顶部设置有浸入式水口 2,在该浸入式水口 2的两侧 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对称布置的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由磁极4、磁轭5、激磁线圈7组成; 在磁极4一侧和激磁线圈7—侧,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可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装置3和6,两 侧一共有4对8个这样的升降装置,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以调节电磁铁磁场方向;浸入式 水口 2的下部侧壁开有两个缺口,钢液经过二侧缺口溢流并呈水平或某一角度流出;可调节 方向的电磁铁可与之进行相适应的调节;在结晶器1钢液流面上方设置有液面监测装置8, 监测液面的流速和波动并探测水口流出钢液的角度。图2为本技术装中结晶器内钢液流场与电磁铁布置的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包括有结晶器(1)、浸入式水口(2)、升降装置(3、6)、磁极(4)、磁轭(5)、激磁线圈(7)、液面监测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器(1)顶部设置有浸入式水口(2),在该浸入式水口(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对称布置的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由磁极(4)、磁轭(5)、激磁线圈(7)组成;在磁极(4)一侧和激磁线圈(7)一侧,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可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装置(3、6),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以调节电磁铁磁场方向;浸入式水口(2)的下部侧壁开有缺口,钢液经此缺口溢流出呈水平或某一角度流出;可调节方向的电磁铁可与之进行相适应的调节;在结晶器(1)钢液流面上方设置有液面监测装置(8),监测液面的流速和波动并探测水口流出钢液的角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属金属连铸工艺
本技术装置由两个独立布置在结晶器上部浸入式水口两侧的电磁铁装置组成,每个电磁铁装置由磁极、轭和激磁线圈组成,每侧电磁铁有两个独立的升降装置和来分别调节激磁线圈和磁极一侧的高度,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使与水平方向成某一角度,而与水口流出的钢液方向平行,使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最大的抑制作用;另外还没有液面监测装置监测流面的流速和波动;本装置能有效地控制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文档编号B22D11/18GK201217067SQ20082015088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湛 于, 任忠鸣, 张振强, 康 邓, 雷作胜 申请人:上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结晶器流场电磁控制装置,包括有结晶器(1)、浸入式水口(2)、升降装置(3、6)、磁极(4)、磁轭(5)、激磁线圈(7)、液面监测装置(8);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器(1)顶部设置有浸入式水口(2),在该浸入式水口(2)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对称布置的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由磁极(4)、磁轭(5)、激磁线圈(7)组成;在磁极(4)一侧和激磁线圈(7)一侧,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可调节其高度的升降装置(3、6),使电磁铁整体发生转动以调节电磁铁磁场方向;浸入式水口(2)的下部侧壁开有缺口,钢液经此缺口溢流出呈水平或某一角度流出;可调节方向的电磁铁可与之进行相适应的调节;在结晶器(1)钢液流面上方设置有液面监测装置(8),监测液面的流速和波动并探测水口流出钢液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鸣于湛雷作胜张振强邓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