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的固定框架、定位框架及设置于上述框架内的测量轴承,在上述定位框架内安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置套合的筒形底座(4),底座(4)用于固定测量弹簧(8),并连接定位轴承(21),底座(5)用于固定磁杆,位置传感器(13)利用磁杆和位置传感器的磁筒的相对运动检测位移量,并连接定位轴承(20),导座(6)连接轴承和位置传感器(13),测量轴承(14,15)与辊子抵接。所述测量装置可以对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作离线测量,且可提高扇形段辊子开口度(间隙)测量精度;所述装置操作简单,定位方便,且可消除人为因素误差。(*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生产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 铸机扇形段的维修及验收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测量装置,更具体地说,本 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扇形段的维修及验收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 线或在线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机采用立弯式机型。其垂直段长度约为2250mm,基本弧半径约为8400mm。 所确定的支撑导向辊辊径和辊距可确保连铸坯壳获得最佳支撑,即使在高速浇铸 时也能提供有效支撑。逐渐的多点弯曲和多点矫直可确保降低坯壳弯矫变形应力, 以便在任何浇铸条件下,都能获得最佳内部质量。每台连铸机均由180t钢包提供钢水。钢水通过设计合理的长水口保护套管进 入经过最优化设计的大容量中间包内,可使整个中间包内的钢水具有良好的均匀 性和合适的钢水滞留时间,从而确保夹杂物充分上浮。钢水通过专门设计的浸入式水口从中间包流人结晶器内,以改善钢水流场的动 力学条件,从而在整个铸坯生产规格范围内,都能确保弯月面获得最佳条件.从 而使结晶器保护渣发挥最佳性能。所有的扇形段均带有动态轻压下功能,可对凝固坯壳实施轻压下。通过液压油 缸,可使支撑导向辊保持在压下位置。液芯控制系统软件可根据实际浇铸条件, 自动选定沿铸机出坯方向的最佳辊缝减小模式,并向液压缸位置传感器发送信号, 使每个扇形段均定位在规定的位置。扇形段由两种结构形式组成,直弯段的支撑 导向辊为三分节辊,可将导辊挠曲变形量减至最小,弧形段和水平段的支撑导向 辊为二分节辊。设备性能试验证明,铸机可始终稳定地保持良好的铸坯最终几何 形状,使轧机能够轧制更薄的带钢(0.8mm),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通常,连铸机有10 14个扇形段。其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由4个带位置 传感器的液压缸控制,控制精度通常要求达0.01mra。根据连铸工艺需求,对在线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的尺寸精度S0.5mm,离线安装 时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的尺寸精度S0.2mm。由于连铸坯在扇形段内逐步冷却,对各 扇形段的开口度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每次进行扇形段离线检修时,必须对扇形段 开口度逐一进行测量,且每次每段每个棍子必须测量至少3个点,工作量很大。根据以往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测量方法,其测量方式为在现场使用钢直尺、 游标尺等常用测量工具或样板尺进行测量;由于作业环境差,测量误差较大,对 扇形段开口度控制相当不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并增加了维修费用。显然可见,所述人工测量方法,作业强度大,测量误差较大,对扇形段开口 度控制相当不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测量及维修成本。专利号为"93244158.0"、为"连铸机辊缝测量装置"的中国实用 新型资料公开了一种其特点在于具有限位保护装置且装拆方便的连铸机辊缝测量 装置。根据所述连铸机辊缝测量装置,具有头节、尾节、插销、弹簧组件和限位板。 两个检测器分别装在头节两侧对称设置的开式框架内,尾节中部的长槽内装有电 子设备箱。检测时,将装于尾节上的插销插入引锭杆上相应的连接销座内,接通 测量装置的电源,测量装置随引锭杆一起通过连铸机即可实现连铸机辊缝的自动所述对比文件公开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该装置必须借助引锭杆带动,只能 作在线测量,不能真正测出辊缝的实际值;另外,该装置体积庞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 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可以对连铸机扇形 段辊子开口度作离线测量,且可提高扇形段辊子开口度(上下辊子间距离或间隙) 测量精度;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操作简单,定位 方便,测量/携带简便;利用位置传感器原理进行测量,通过仪表直接显示开口度 数据,从而达到提高效率、提高准确度、减少测量误、消除人为因素误差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的(筒形)固定 框架、(筒形)定位框架及设置于上述框架内的测量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定位框架内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置测量弹簧、密封圈、磁杆及筒形座;筒形座一端连接有与底座连接的测量弹簧及磁杆,筒形座内安装有位置传感 器,位置传感器利用磁杆和磁筒的相对运动检测位移量,并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 触的定位轴承连接;二测量轴承接触扇形段辊子表面,通过轴承与辊子抵接;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导座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触的定位轴承连接,所述套筒 相对位置传感器另一端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触的定位轴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定位框架与 固定框架连接,用于固定测量弹簧装置,限定测量弹簧行程,并与定位弹簧共同 限定测量仪的量程。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套筒安装于 定位框架内,用于引导磁杆运动,.并固定位置传感器的磁力圈。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导座用于连 接轴承和内部位置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定位弹簧为 测量仪主要部件之一,作用于扇形段辊子表面。当测量的工作弹簧被压縮后,测 量出开口度数据,在测量仪离开扇形段辊子表面后,定位弹簧可利用弹簧的伸縮 功能把测量仪读数自动回到零位,并通过弹簧的弹性达到定位的功能。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工作弹簧为 测量仪主要工作部件,当磁杆受轴承压力与磁杆套筒发生相对位移时,用于引导 磁杆沿轴线运动,并在测量完成后,完成自复位功能。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磁筒为位置 传感器的重要工作部件。利用磁杆和磁筒的相对运动检测位移量,达到测量目的。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定位轴承用 于仪器与辊子的有效定位,可使得测量仪与辊子在测量前定位时段的无滑动接触, 同时,可有效引导测量仪准确定位。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较好的是,所述 测量装置的位置传感器连接数显器。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较好的是,在磁 筒和工作弹簧之间安装铜压帽,防止灰尘或杂质进入仪器。由此,可用于将磁筒和工作弹簧隔开, 一方面可起到保护磁筒作用,另一方面也便于拆卸磁筒。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较好的是,在所述 套筒内安装定位螺栓。由此。可用于限定量程。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所述定位轴承分 别安装于测量装置成八字状的定位脚二端。根据本技术的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框架内侧、定位框架一端设置定位弹簧。定位弹簧为测量仪主要部件之一,作用于扇形段辊子表面。其主要作用为, 当测量的工作弹簧被压縮后,测量出开口度数据,在测量仪离开扇形段辊子表面 后,定位弹簧可利用弹簧的伸縮功能把测量仪读数自动回到零位,并通过弹簧的 弹性达到定位的功能。根据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较好的是,所述 测量装置旁侧设置手柄。由此,便于携带/测量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一例的剖视 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机扇形段辊子开口度离线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的固定框架(1)、定位框架(2)及设置于上述框架内的测量轴承(14,15),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定位框架(2)内安装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置测量弹簧(8)、磁杆(23)及筒形座(4); 筒形座(4)一端连接有与底座(5)连接的测量弹簧(8)及磁杆(23),筒形座(4)内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3),位置传感器(13)利用磁杆和位置传感器的磁筒的相对运动检测位移量,并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触的定位轴承(20)连接; 测量轴承(14,15)接触扇形段辊子表面,通过轴承与辊子抵接; 所述位置传感器(13)通过导座(6)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触的定位轴承(21)连接,所述套筒(3)校队位置传感器另一端与扇形段辊子表面接触的定位轴承(2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荣凯,鲁锋,赵彪,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