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建荣专利>正文

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4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钢铁连铸中间包挡渣墙。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和设置在平面墙体两侧的斜面墙体构成,斜面墙体分别与平面墙体成a角,a角的角度为100°~17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分别上设有流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立弯式挡渣墙,具有良好的挡渣、排渣功能及抗翻性能,可改善热钢水和流场的分布,均匀温度,减少钢水流动时对铸流的冲击和裹渣,延长钢水停留时间,促进夹杂上浮。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筑模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适宜在工作层为碱性干式自流料或镁质涂抹料等的不规则中间包内构筑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钢铁连铸中间包挡渣墙。
技术介绍
中间包挡渣墙的作用是消除中间包底部死区,改善包内钢水流动状态,促 进夹杂上浮,均匀包内热流分布等。现有的中间包挡渣墙一般为平面的墙体, 墙体上设有流钢孔,这种平面的墙体中间包挡渣墙挡渣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中间包挡渣墙挡渣效果不好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 的是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可以缓冲钢水,使钢水分流更均匀, 有利于挡渣。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和设置在平面墙体两侧的斜面墙体构成,斜面墙体分别与平面墙体成a角,a角的角度为100。 170° , 在两侧的斜面墙体分别上设有流钢孔。作为优选,上述的流钢孔包括上流钢孔和下流钢孔,上流钢孔的位置在距 挡渣墙底230mm 510mm,下流钢孔的位置在距挡渣墙底50mm 300mm 。作为优选,上述的上流钢孔的孔径为60mm 170mm;下流钢孔的孔径为 10mm 170mm。作为优选,上述的上流钢孔和下流钢孔的中心水平倾角分别为b角,b角的 角度为l。 80° 。作为再优选,上述的b角的角度为10 45° 。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两侧的斜面墙体的上部分别设有吊耳。 作为优选,上述的a角的角度为135° 155° 。作为优选,上述的斜面墙体的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 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立弯式挡渣墙,具有良好的挡渣、排渣功能 及抗翻性能,可改善热钢水和流场的分布,均匀温度,减少钢水流动时对铸流 的冲击和裹渣,延长钢水停留时间,促进夹杂上浮。另外,本技术构筑模 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适宜在工作层为碱性干式自流料或镁质涂抹料等的 不规则中间包内构筑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1和设 置在平面墙体1两侧的斜面墙体2构成,斜面墙体2分别与平面墙体1成a角, a角的角度为15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2分别上设有流钢孔,两侧的斜面墙体 2的上部分别设有吊耳3。流钢孔包括上流钢孔4和下流钢孔5,上流钢孔4的 位置在距挡渣墙底300mm,上流钢孔4的孔径为100mm;下流钢孔5的位置在 距挡渣墙底150mm ,下流钢孔5的孔径为80mm。如图3所示,上流钢孔4 和下流钢孔5的中心水平倾角分别为b角,b角的角度为30。。权利要求1. 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1)和设置在平面墙体(1)两侧的斜面墙体(2)构成,斜面墙体(2)分别与平面墙体(1)成a角,a角的角度为100°~17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2)分别上设有流钢孔(4、5)。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钢 孑L (4、 5)包括上流钢孔(4)和下流钢孔(5),上流钢孔(4)的位置在距 挡渣墙底230mm 510mm,下流钢孔(5)的位置在距挡渣墙底50mm 3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上流钢孔(4) 的孔径为60mm 170mm;下流钢孔(5)的孔径为10mm 170mm。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上流钢 孑L (4)和下流钢孔(5)的中心水平倾角分别为b角,b角的角度为1° 8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b角的角度 为10 35°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在 两侧的斜面墙体(2)的上部分别设有吊耳(3)。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a 角的角度为145° 150°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斜 面墙体(2)的上表面的长度大于下表面的长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钢铁连铸中间包挡渣墙。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和设置在平面墙体两侧的斜面墙体构成,斜面墙体分别与平面墙体成a角,a角的角度为100°~17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分别上设有流钢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立弯式挡渣墙,具有良好的挡渣、排渣功能及抗翻性能,可改善热钢水和流场的分布,均匀温度,减少钢水流动时对铸流的冲击和裹渣,延长钢水停留时间,促进夹杂上浮。另外,本技术构筑模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适宜在工作层为碱性干式自流料或镁质涂抹料等的不规则中间包内构筑安装使用。文档编号B22D11/10GK201249260SQ20082016276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陆建荣 申请人:陆建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铸中间包立弯式挡渣墙,其特征在于:该挡渣墙由平面墙体(1)和设置在平面墙体(1)两侧的斜面墙体(2)构成,斜面墙体(2)分别与平面墙体(1)成a角,a角的角度为100°~170°,在两侧的斜面墙体(2)分别上设有流钢孔(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陆建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