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16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铸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浇铸器能以简单的机构涂布粉状脱模剂或润滑剂,并能充分发挥粉状脱模剂或润滑剂的性能。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铸器,是把金属熔液喷射充填进一对金属模具间形成的型腔内浇铸模铸件的浇铸器,具有推杆(71)和粉体供给装置(85);该推杆(71)先端部伸进型腔内从金属模具推出模铸件;该粉体供给装置(85)用于供给粉状脱模剂,促进模铸件从前述模具脱模;前述推杆(71)具有脱模剂供给路径,该脱模剂供给路径把从粉体供给装置(85)供给的粉状脱模剂引导到该推杆(71)先端部,并供应给型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浇铸器
技术介绍
浇铸器是由一对金属模具、分别保持这一对金属模具的固定浇注板和移动浇注板、进行金属模具开闭及合模的合模装置、具有柱塞和套筒的喷射装置等构成,该喷射装置用于把金属熔液喷射填充进在一对金属模间形成的型腔内。在这种浇铸器中,为了容易把被浇铸的制品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在浇铸前要在金属模具的型腔内面涂布脱模剂。另外,为了减小把金属熔液射到金属模具型腔内时喷射装置的套筒和柱塞间的磨擦,在浇铸前要对套筒内周面涂布润滑剂。作为上述脱模剂和润滑剂,虽然大多数使用使脱模材料和润滑材料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水溶性脱模剂和水溶性润滑剂,但也开始使用替代这些材料的粉末状材料构成的粉状脱模剂和粉状润滑剂。粉状脱模剂和粉状润滑剂与水溶性脱模剂和水溶性润滑剂相比,具有以下各种优点能缓和对金属模具的温度突变,能降低混入进制品内的气体混入量,能提高蒸发成膜的高断热及脱模性能,能降低噪声,不需要进行排水处理等。不过,为了充分发挥粉状脱模剂和粉状润滑剂的性能,必须要使这些粉剂均匀分散附着在金属模具的型腔表面及套筒的内周面。另外,要把粉状脱模剂涂布在金属模具的型腔表面且把粉状润滑剂涂布在套筒的内周面上,必须要有在金属模具合模状态下把粉状脱模剂喷射到型腔内的喷射装置。但是,由于浇铸过程中金属模具温度非常高,不易把喷射装置设置在金属模具的周边。另外,由于附加喷射装置必然会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的浇铸器能简单地涂布粉状脱模剂或润滑剂,并能充分发挥粉状脱模剂或润滑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浇铸器,其将金属熔液喷射充填进一对金属模具间形成的型腔内,浇铸模铸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推杆和脱模剂供给装置,前述第一推杆先端部伸进前述型腔内,从金属模具推出模铸件;前述脱模剂供给装置用于供给粉状脱模剂,促进模铸件从前述金属模具脱模,前述第一推杆包括脱模剂供给路径,该脱模剂供给路径把从前述脱模剂供给装置供给的粉状脱模剂引导到该推杆先端部,并供应给前述型腔;润滑剂供给装置,其供给粉状润滑剂,用于减小套筒与柱塞间的摩擦,其中,前述套筒连通前述型腔并被供给金属熔液,前述柱塞将供给该套筒的金属熔液喷射填充向前述型腔;润滑剂供给路径,其将从前述润滑剂供给装置供给的粉状润滑剂引导到前述推杆的先端部并供应给前述套筒;冷却剂循环路径,其使冷却所述第一推杆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内部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浇铸器,更优选结构是还具有不带前述脱模剂供给路径的第二推杆,还具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使带有前述脱模剂供给路径的第一推杆相对于不带有前述脱模剂供给路径的第二推杆独立地对于前述型腔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浇铸器,更优选结构是还具有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在前述金属模具处于合模状态下,排出前述型腔内的气体进行减压;前述排气装置开始排气后,经过前述推杆的前述粉状脱模剂供应给前述型腔内,并由排气产生的空气流动使供给的粉状脱模剂扩散,附着在该型腔的内面。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把推杆推进型腔且把粉状脱模剂从脱模剂供给装置供给脱模剂供给路径时,能使粉状脱模剂从推杆的先端部供应给型腔,从而在本来推动模铸件的推杆上形成脱模剂供给路径,能从脱模剂供给装置供应粉状脱模剂,能在推杆处进行粉状脱模剂的涂布,并且,如果在脱模剂供给装置侧进行粉状脱模剂的供给、阻断,就不需要在金属模具上设置控制阀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浇铸器结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推杆结构的示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浇铸器浇铸动作一实例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紧接图3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紧接图4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紧接图5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紧接图6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紧接图7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紧接图8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紧接图9的铸造动作的一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浇铸器结构纵剖面图。图1中,浇铸器1具有保持在固定浇铸板2上的固定金属模5、保持在移动浇铸板3上的移动金属模6、由固定在固定金属模5上的分隔件31和固定在移动金属模6上分隔件32构成的套筒30、插在套筒30中的柱塞40、与套筒30连接着的熔液供应管50、与固定金属模连接着的真空装置61、设置在移动金属模6上的多个推杆71及72、粉体供给装置85、冷却液供给装置86。另外,真空装置6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气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粉体供给装置8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脱模剂供给部件以及润滑剂供给部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浇铸板2固定在未图示的底座上,移动浇铸板3在该底座上设置成可沿箭头A1和A2所示开闭方向移动的形式。在移动浇铸板3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合模装置,该合模装置利用多个未图示的连接杆通过移动浇铸板3与固定浇铸板2连接。利用合模装置的动作,移动浇铸板3在开闭方向A1和A2上移动,进行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的模具开闭。在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处于模具闭合状态下,移动浇铸板3再向模具闭合方向A2移动,上述连接杆就能伸长,实现上述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的合模。在固定金属模5上具有凹部5a和凹部5b;凹部5a用于构成充填金属熔液的型腔,凹部5b用于构成把金属熔液导入其型腔的导入路径。在移动金属模6上,对应于固定金属模5的凹部5a和凹部5b,形成有凹部6a和凹部6b;凹部6a用于构成型腔,凹部5b用于构成把金属熔液导入其型腔的导入路径。真空装置61与固定金属模5上端形成的排气口5h相连,通过该排气口5h,对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间形成的型腔排气减压。在连通真空装置61和固定金属模5的管路间,设置有控制阀62和63,在连通控制阀62和控制阀63的管路间,设置有控制阀64。适当开闭这些控制阀62、63和64,就能使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间形成的型腔内减压。把套筒30沿着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下部的垂直方向固定,该套筒30是由半圆筒状形成的二个分隔件31、32构成的;通过固定金属模5和移动金属模6的合模,这二分隔件31、32相互接触,形成套筒30。把熔液供应管50连接到固定金属模5上固定的分隔件31上,该熔液供应管50把从未图示的熔液供给装置供给的金属熔液导向套筒30。被导引的金属熔液通过在套筒30的分隔件31上形成的熔液入口31h,供应到套筒30内。在熔液供给装置上例如可以使用电磁泵。柱塞40插在套筒30的内周中,并在箭头C1和C2所示的垂直方向中由未图示的喷射汽缸等驱动源来驱动。推杆推杆71、72被插在移动金属模6上所形成的通孔内,成可移动状。推杆72先端部可伸出到用于形成的型腔的凹部6a中,推杆71先端部可伸出到用于构成引导金属熔液的导入路径的凹部6b中。把推杆71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金属模6背面的推板73处,并把该推杆71与设置在推板73上的油压缸77相连,通过油压缸77的驱动,使该推杆71对着推板73向箭头B1和B2的方向驱动。推杆72固定在推板73上。推杆71的直径比推杆72的直径大,如后所述,该推杆71把粉状脱模剂和粉状润滑剂供应给型腔和套筒。推杆71与对于固定在移动浇铸板3背后的油压缸75独立的油压缸77相连。通过驱动油压缸77,不进行通常的推动动作(不使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铸器,其将金属熔液喷射充填进一对金属模具间形成的型腔内,浇铸模铸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推杆和脱模剂供给装置,前述第一推杆先端部伸进前述型腔内,从金属模具推出模铸件;前述脱模剂供给装置用于供给粉状脱模剂,促进模铸件从前述金属模具脱模,前述第一推杆包括:脱模剂供给路径,该脱模剂供给路径把从前述脱模剂供给装置供给的粉状脱模剂引导到该推杆先端部,并供应给前述型腔;润滑剂供给装置,其供给粉状润滑剂,用于减小套筒与柱塞间的摩擦,其中,前述套筒连通前述型腔并 被供给金属熔液,前述柱塞将供给该套筒的金属熔液喷射填充向前述型腔;润滑剂供给路径,其将从前述润滑剂供给装置供给的粉状润滑剂引导到前述推杆的先端部并供应给前述套筒;冷却剂循环路径,其使冷却所述第一推杆的冷却剂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内 部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一弘鹤田一美久保木勋丰岛俊昭久保田正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