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更具体说是。
技术介绍
铸造炉广泛应用于铜材熔炼铸造中,它可将铜材熔化后通过其出口的模具成型。现有的铜管石墨模具为圆筒状,圆筒状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圆筒状的中间设有石墨芯柱,石墨芯柱与圆筒状的底部固定。铸造炉出口为管状水淋套,石墨模具镶嵌在铸造炉出口的管状水淋套中,铸造时液态铜从石墨模具底部的多个通孔进入到石墨模具内,由于在铸造炉出口的水淋套处还进行淋水冷却,因此液态铜在石墨模具内冷却凝固成型。上述石墨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铜在石墨模具内冷却凝固,其体积收缩,使凝固后的铜管外壁和石墨模具的圆筒状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在靠近石墨模具出口处更为明显,空气会进入该间隙。这样,一方面由于刚凝固的铜管还具有较高的温度,空气中的氧会使铜管表面氧化,影响铜管的质量;另一方面石墨模具内壁也具有较高的温度,空气中的氧也会缩短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铸造的铜管表面质量好的铸造炉出口的铜管石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炉出口的铜管石墨模具,它包括圆筒状的模壳(1)和设在圆筒状模壳(1)内的芯柱(2),所述芯柱(2)固定在圆筒状模壳(1)的底部(3),圆筒状的模壳(1)靠近底部(3)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的模壳(1)开口端的端面(5)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空腔(6),所述空腔(6)向模壳(1)的底部(3)方向延伸;所述圆筒状模壳(1)的外侧设有环状凹腔(7);所述圆筒状模壳(1)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小孔(8);所述环状凹腔(7)分别与小孔(8)、轴向空腔(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炉出口的铜管石墨模具,它包括圆筒状的模壳(1)和设在圆筒状模壳(1)内的芯柱(2),所述芯柱(2)固定在圆筒状模壳(1)的底部(3),圆筒状的模壳(1)靠近底部(3)的侧壁设有多个通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的模壳(1)开口端的端面(5)设有至少一个轴向空腔(6),所述空腔(6)向模壳(1)的底部(3)方向延伸;所述圆筒状模壳(1)的外侧设有环状凹腔(7);所述圆筒状模壳(1)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小孔(8);所述环状凹腔(7)分别与小孔(8)、轴向空腔(6)连通。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子浩,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鹏铜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